学术投稿

改良式剖腹产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临床效果比较

周文英

关键词:剖腹产, 改良式剖腹产, 横切口, 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
摘要:选取传统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36例纳入传统组,改良式剖宫产术42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腹前出血浸润纱布块数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产褥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剖腹产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产妇康复更好、更快。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进入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60例新生儿做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情况。结果60例进入重症监护室实施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新生儿,2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8.33%。致病菌主要为: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菌18例,占致病菌检出总数的78.26%;革兰阳性菌4例,占17.39%;其他致病菌1例,占4.35%。23例NVAP患儿治愈出院2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8.70%。通过分析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制定防控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治疗4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5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将前期入院的23例作为观察组,后期入院的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中药疗法的基础上再加以中医康复疗法,而对照组只采用中药疗法。以3个月作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2.2257,P=0.0260)。并且都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中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上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廖江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综合尿道护理体会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前列腺患者50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尿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前列腺症状评分14.26±3.26分,生活质量得分32.11±3.61分,大尿流率16.53±1.08ml/s,并发症发生率24%;对照组前列腺症状评分28.12±2.61分,生活质量得分16.84±4.75分,大尿流率11.35±0.41ml/s,并发症发生率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尿道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巢玉娣;马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近5年收治的16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ACEI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基础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1.42%,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显效率为42.86%,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治疗前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青山;谢昌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激素并用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临床效果探究

    入选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西医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西医治疗组单纯给予甲泼尼龙进行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进行协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性。针对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性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黎超伟;苏春志;唐武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助壮素中毒的临床研究

    入选2009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重症助壮素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对照组为以往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共20例,其中治愈13例,死亡7例,治愈率65.0%;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共20例,其中治愈19例,死亡1例,治愈率9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助壮素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明;王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IL ̄17、TNF ̄α及IL ̄23影响研究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浆IL ̄17、TNF ̄α及IL ̄2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研究组血浆IL ̄17、TNF ̄α及IL ̄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参苓白术散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UC,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徐宝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提高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再进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以术后病理切片检查为准,观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和病理分期特点。结果经过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对比,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正确率为66.67%;而在分期中,G1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6.25%,G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6.47%,G3期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级中,Ⅰ级诊断准确率率29.62%,Ⅱ级诊断准确率为91.67%,Ⅲ级诊断准确率为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较高,而且随着疾病的分期越高,准确率越高,这说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临床诊断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作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将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随诊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治疗6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少,治疗6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低、肺功能FEV1优。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是预防和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优良率为6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烨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08±1.29)和手术时间(59.94±7.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9.94±7.90)和手术时间(83.47±10.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62.50%),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具有花费时间短、取石彻底和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非常值得在我国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桂彬;邓若平;陈林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超检测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MCA血流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及其随孕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集93例正常胎儿的MCA血流频谱图,利用自动描迹或手动描迹得到MCA ̄S、MCA ̄D、MCA ̄S/D、MCA ̄PI、MCA ̄RI,按照(18~23)孕周,(24~28)孕周,(29~33)孕周,(>34)孕周分组计算上述参数的均值,以x±s表示;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绘制上述各参数与孕龄的关系散点图。结果 MCA ̄S、MCA ̄D随孕龄的增长而增高,散点图显示其分布与孕龄呈线性正相关;MCA ̄S/D、MCA ̄PI、MCA ̄RI随孕龄的增长而降低,散点图显示其分布与孕龄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MCA做为供应大脑重要的血管,掌握正常胎儿MCA血流变化规律为研究异常胎儿MCA变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肖迎聪;何鸳;姚秀芬;骆会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450例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将其中100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350例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转至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率、窒息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剖宫产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合理的条件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檗碱对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从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并提纯产β ̄内酰胺酶病原菌,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小檗碱对产β ̄内酰胺酶阴性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共分离出产β ̄内酰胺酶的G ̄杆菌59株,其中产β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29株,有16株MIC为浓度62.5g/L小檗碱;产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有14株,有8株MIC为浓度31.25g/L小檗碱;产β ̄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12株,有7株MIC为浓度60.25g/L小檗碱。浓度为500g/L和15.62g/L的小檗碱对产β ̄内酰胺酶分离菌基本上无抑制作用。产β ̄内酰胺酶的G ̄杆菌是在感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不同浓度的小檗碱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浓度为31.25g/L和60.25g/L的小檗碱作用强,应加大对此类中药的研究,为临床开发新一代抗菌药物打下基础。

    作者:庄浩林;何卓雄;司徒瑞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足细胞Nephrin分子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随机搜集住院及门诊2014年1~7月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57例,分未经治疗的PNS患者活动期组30例,PNS完全缓解组27例,正常对照组17例,采用ELISA法测定尿足细胞Nephrin蛋白分子,同时测定活动期组患者24h尿蛋白的水平。活动期组患者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缓解组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动态监测尿足细胞Nephrin分子可观察足细胞的活动变化,对判断和评估肾小球损伤水平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正霞;李正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我院收治的80例各类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血清中肝脏酶谱酶中ALP、GGT、ALT、AST的水平表达与肝病之间的关系。观察组的各种类型的肝疾病患者的肝脏酶谱均有所增加。其中急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炎患者 GGT、ALT、AS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酶谱酶的活性变化,肝脏酶谱酶的活性测定对肝病类型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观察

    将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早、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邓本正;万晓冬;陈志升;李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直肠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给予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400 ug。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88.6±44.7ml)和产后24h出血量(359.5±54.8ml)均少于对照组(345.2±55.4ml)和(438.3±65.5ml);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4.7%)显著低于对照组(20.3%);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4.1%),经t或χ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直肠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曾瑞香;陈琼;温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21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宫外孕患者4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药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所用的时间、血β ̄HCG转阴所用的时间和异位妊囊的直径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在治疗宫外孕方面具有效果明显、有效率高、治疗所需时间短、恢复迅速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小,在临床应用中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谭妙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疼痛焦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患者加强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等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程度,获得更高的满意率。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