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贵;宋华羽;徐昶;李激;倪士昌;周振华;陈绍棋
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广.
作者:段星星;周临东;杜斌;沈计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管镜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126例乳头谥液患者中积乳症、乳管扩张并乳管炎者进行乳管药物灌洗,对发现肿瘤者手术治疗.结果:126例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伴乳管炎78例,行乳管药物灌洗后乳管溢液均得到根治或明显好转.诊断乳管乳腺癌15例,乳头状瘤33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9.2%.结论:乳管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直接、安全、有效、准确性较高的特点,术前定位准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或过大的切除范围.
作者:王敦英;周仕萍;闵美林;张卫东;唐张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r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常并发胰外脏器损害,包括心血管失代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胰性脑病,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作者:田影;尤胜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郁汤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束缚-水浸法制备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检测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丙二醛(MD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溃疡指数、ALT、MDA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郁汤高、中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柴郁汤高剂量组的溃疡指数(11.40±4.72)和溃疡抑制率(53.97%)分别与阳性药物(Vit E并用雷尼替丁)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柴郁汤高、中、低剂量组ALT和柴郁汤高、中剂量组MDA均明显降低(P<0.01,P<0.05),高剂量柴郁汤降低ALT的作用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柴郁汤对抑制胃溃疡的发生率、降低溃疡指数、ALT和MDA的作用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柴郁汤对束缚-水浸法所致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并能减轻肝损伤、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刘红艳;张莉华;方步武;田在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六经辨证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自然病程演进中的临床特征、脏器功能障碍特点、死亡相关因素以及证候传变规律.方法:对34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1、3、5、7、14、28 d共7个时间点分别记录APACHEII评分、各脏器功能状态,死亡相关因素,中医四诊.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自然病程中APACHEII评分呈双峰型分布;脏器衰竭多受累器官为呼吸、外周循环、肾和胃肠道.初期中医辨证以少阳阳明合病或阳明腑实证为主,严重者则表现为结胸里实证,进展期多为毒热炽盛,热结腑实,恢复期多见气阴两伤.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自然病程分为初期、进展期和恢复期,肠麻痹持续时间是影响SAP自然病程的重要因素.
作者:苗彬;崔乃强;赵二鹏;马涛;赵光;王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探讨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方法:统计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 054例患者胆囊息肉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非肿瘤性息肉占90.1%,年龄≥60岁、直径≥10 mm的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或无蒂、合并有胆囊结石者,术后病理检查属恶性者占12.3%.结论:大多数胆囊息肉恶变率极低,年龄≥60岁、直径≥10mm的单发息肉、患肉基底宽或无蒂、近期增长明显增快、息肉合并胆囊炎症状较重或胆囊功能丧失等,是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
作者:黄涛;秦鸣放;赵宏志;蔡旺;杨慧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有限切开解剖型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螺旋形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解剖型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螺旋形骨折27例,通过皮肤有限切开切口,经皮插入解剖型胫骨远端锁定钢板,骨折粉碎处用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术后配合早期的功能训练.结果:随访10~16个月,平均12.7个月,按照Joher-Wruhs评价标准,优21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2.6%.结论:有限切开解剖型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螺旋形骨折能够以小的创伤达到解剖复位,使骨折得到坚强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远端螺旋形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叶舟;占蓓蕾;占允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十分复杂,常伴有肠麻痹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肠道细群移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终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张盛林;卫明明;齐清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肢体淋巴水肿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单侧肢体淋巴水肿的患者分为3级,分别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肢体淋巴水肿肿胀部位进行连续性扫查,观察皮肤全层、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的增厚度以及皮下组织的回声及形态.结果:肢体淋巴水肿患者随着级别的升高,其皮肤全层、皮下组织、深筋膜的增厚度显著增加(P<0.05,P<0.01),其皮下组织的回声和形态都有其特征性的改变而各不相同(P<0.05).结论:超声在肢体淋巴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声像图与临床分级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分级提供强有力的影像学客观依据.
作者:刘明;张玥;程志新;宋福晨;侯玉芬;周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其并发症与后遗症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甚至可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侯玉芬;郝清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53、Ki67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患者按膀胱镜检及组织病理学类型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查p53、Ki67在各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进行比较.结果:乳头状瘤型、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有较高的p53、Ki67表达率,并与正常膀胱黏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炎症型、滤泡水肿型则p53、Ki67表达率较低,与正常膀胱黏膜无差异.肠上皮型、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p53表达率较高,并且与正常膀胱黏膜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肠上皮型、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Ki67表达率较高,与膀胱正常黏膜组比较,前列腺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肠上皮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乳头状瘤型、肠腺瘤型、肠上皮型及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抗癌药物膀胱灌注,并严密术后随访.对于慢性炎症型、滤泡水肿型及无化生型腺性膀胱炎,在去除慢性刺激因素下进行临床观察即可.
作者:方海伟;程跃;蒋军辉;沈志久;王国耀;李和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SAP-MODS模型,分别予地塞米松、乌司他丁、善宁、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及中药莱菔承气汤治疗.观察各组一般情况及死亡率,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TNF-α、IL-6、IL-10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流式细胞仪对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凋亡情况进行三色荧光分析,并取胰腺、肺、肾、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但同时也使SAP大鼠CD4+T细胞的异常凋亡进一步增加,加剧免疫功能障碍.善宁及PDTC可降低TNF-α和IL-6水平,对T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乌司他T和莱菔承气汤则可同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减少CD4+T细胞异常凋亡、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减轻脏器损伤;只有莱菔承气汤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结论:乌司他丁和莱菔承气汤有助于调节促炎/抗炎反应机制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地塞米松可加剧SAP免疫损伤.
作者:尤胜义;寇丽;王春立;薛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发病后72 h内入院、病程中出现了感染并发症且资料完善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感染患者的总病死率为37.9%,66例共继发88个器官感染,共培养出76(49.7%)G-菌株、17(11.1%)G+菌株,60(39.2%)真菌株.胰腺感染占总感染病例的34.8%(23/66),伴有胰腺或胰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于无胰腺感染患者(P<0.05).真菌感染32例,其中单纯真菌感染4例,包括尿道2例,肺部和血液各1例,其余病例均伴有细菌感染.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或胰周感染是为严重的感染并发症;真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文礼;赵龙;金涛;张海燕;黄蕾;杨晓楠;薛平;夏庆;刘续宝;程征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中皮肤缺如和术后皮肤坏死的植皮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全厚或中厚自体皮移植、缝线打包加压固定法用于手术中皮肤缺如17例,中厚、刃厚皮片邮票状植皮用于手术后皮肤坏死6例.结果:乳腺癌术中即刻全厚及中厚自体皮移植全部成活,术后坏死组织切除及肉芽创面移植中厚或刃厚自体皮95%成活.结论:乳腺癌术中、术后皮肤缺如或坏死,采用全厚、中厚、刃厚自体皮肤移植加缝线打包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兴荣;杨顺江;徐朝辉;许盈;周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循环血栓素/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的影响及对肾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UTI组和对照组各25例,UTI组在抗休克、手术止血基础上,术中、术后(术中1次、术后8 h1次)给予UTI 1 700 U/kg 10次,对照组给予同等次数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术后1 h UTI组TXA2/PGI2比值就明显低干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TXA2/PGI2比值基本一致(P>0.05).两组术后血BUN、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幅度UTI组明显低干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尿NAG、γ-GT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幅度UT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T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循环TXA2/PGI2比值失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UTI通过调节TXA2/PGI2平衡,改善了休克患者肾单位的血流灌注,从而保护了肾脏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作者:王力民;汤慧;郑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便秘二号方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的疗效,并检测其对大鼠模型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及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3组采用大黄递增灌胃法制作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予中药便秘二号方(方由当归、白术、黄芪、升麻、杏仁、枳实、肉苁蓉组成)灌胃,盐水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0 d后以活性炭灌胃法检测结肠传输功能,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采用RT-PCR法观察C-KITmRNA表达.结果:炭末推进长度模型组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0.05),推进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可见各肌层Cajal间质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恢复;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的Cajal间质细胞个数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KIT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实验组C-KIT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结论:中药便秘二号方可以增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结肠蠕动功能,增加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改善其形态,促进C-KIT表达.
作者:杨关根;刘智勇;杨琴燕;金建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胰腺炎大鼠糖代谢变化以及中药柴胡疏肝散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制备慢性胰腺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胰岛素受体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存在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肝脏胰岛素受体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中药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引起糖代谢障碍,柴胡疏肝散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胰岛素受体表达的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发挥治疗糖代谢障碍的作用.
作者:薛承锐;周晓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脾脏外科的发展依赖于脾脏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脾脏是人体内大的周围淋巴器官,能够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储血、造血、滤血、毁血的主要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内分泌及产生备解素及促吞噬肽等作用.
作者:许守平;姜洪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男,12岁.因中上腹隐痛伴进食后呕吐7 d入院.巩膜黄染,右上腹可及-8 cm×8 cm×7 cm质硬包块,压痛,表面不平,活动度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邱振明;郑永华;卢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十分复杂,至今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死率的高低和病情的轻重、病理形态及治疗是否得当有关,而治疗方针的确定常取决于外科医生对病理和病情的判断所以急性胰腺炎的分类和病情轻重的判定一直受到重视.
作者:崔云峰;崔乃强;吴咸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