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峰;李万海;郭万越
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等指标。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28.23±10.22min,术中出血量78.85±30.50ml;并发症发生率17.86%。另外,手术前后IPSS(27.02±2.54)vs(7.02±3.62)分、Qmax(8.12±2.06)vs(15.33±2.59) ml·s-1]及RUV(87.09±19.32)vs(16.00±4.21)ml比较差异显著(P<0.01)。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良好等特点,可作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江伟东;曾志宇;朱黎;曲仕浩;廖国龙;文航;夏金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晚1次)和曲美他嗪(每天3次)的联合治疗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的测验,治疗前后射血分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以及疗效的评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0%)显然比对照组(60%)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具有疗效,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顾汉培;张向明;包超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二甲双胍片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确切,且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岑振考;杨华丽;陈方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ASAⅠ~Ⅱ级),依据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无痛分娩组(试验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前准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基本相似(P>0.05);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SBP和HR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胎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缩短第一产程,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明;陈业松;陈振明;李立伟;黄景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妇女102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妇女没有采取米非司酮;试验1组妇女采取顿服米非司酮,试验2组妇女采取分服米非司酮,对其之间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米非司酮对子宫颈质地、颈管长度以及子宫口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子宫颈有明显的扩张以及软化作用;试验1组病人平均引流时间明显要比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胎盘粘连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后刮出组织物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采取米非司酮,可以使引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以及使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翠云;苏丽媚;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综合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对预防老年吸入综合征的效果评价。研究对象为老年性肺炎患者205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95例,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为期1年,比较两组间平均每年发生吸入综合征再发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日常生活能力。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经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后平均每年发生吸入综合征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能有效预防老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缓解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92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预后、清醒所需时间、SEP表现方式、是否手术、受伤机制、性别、年龄进行分析。结果SEP分级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清醒所需时间之间显著相关(P<0.05),患者的分级过高以及昏迷时间过长均会导致其预后效果差,体感诱发电位对清醒预测的错误率为10.87%,准确率为78.26%,特异率为75%,敏感性为80.77%。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SEP分级,不仅可以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而且还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清醒机会。
作者:阮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为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择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经过治疗,手术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单髁膝关节置换的效果更好,创伤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李健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路径组的患者按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实施,对照组的患者按照传统的整体护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次均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低次均费、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遵医行为,并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分析其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选取颅脑外科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两组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和形成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5%,对照组为31.8%,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脑外科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护理方法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红;计敏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尿病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于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总疗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10mg/(kg·d)(qd)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kg·d)(q12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回缩时间、肝酶ALT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mg/(kg·d)(qd)和10 mg/(kg·d)(q12h)静脉滴注,在临床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钟晓晴;叶诏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30例男性不孕且需经尿道分泌物取样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和传统尿道拭子分别进行取样。将两种方式取得的样本均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并询问患者取样时的疼痛情况。结果无痛型尿道拭子组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依次分别为36.67%、56.67%、6.66%、0%,传统尿道拭子组依次分别为0、20%、36.67%、43.3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无痛型尿道拭子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3.33%,传统尿道拭子组为40%,两组之间无差别(P>0.05)。在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取样中应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可有效的减轻疼痛,且能达到与传统尿道拭子相同的检测效果。
作者:张丽珍;卢雨前;杨乙;张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此骨折患者56例,依照抽样方式对其分组,即西医组及结合组,每组28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结果结合组的整体疗效明显比西医组要更为优良,其存在差异极为明显(P<0.05)。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性极佳,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
作者:周鸿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5例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给予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历1次疗程患者17例,2次疗程患者62例,3次疗程患者70例,4次疗程患者28例,5次及以上疗程患者8例,疗程4.5±0.3次;治愈率高达79.46%;治疗过程中共发生6例不良反应,其中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经对症处置后症状改善消失,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通常需要维持多个疗程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
作者:王治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措施。选取收治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给予急救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9例采用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治疗中给予综合急救护理,可给予迅速抢救,密切观察期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汉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通管。观察两组患者在血栓、纤维鞘的形成、再形成率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0.00%和25.0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5.00%和0,研究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导管折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00%,研究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予尿激酶通管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纤维鞘的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梁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100例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皮瓣存活率、皮瓣断蒂时间、皮瓣下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皮瓣存活率为98%,对照组为84%,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皮瓣断蒂时间为21.31±4.85d,对照组为(27.39±5.13)d,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皮瓣下感染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24%,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不但存活率高,且断蒂时间短,感染发生率也更低,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治疗方式。
作者:钟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肝癌患者中测定的临床价值,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为6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RP浓度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肝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够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田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评价康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接受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36例)各比较,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肾颗粒,对比分析两组总体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血红蛋白(Hb)、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可明显看出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78%(P<0.01)。康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作者:高敏;陈丽;李特;汤子孝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