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模式下RetCamⅢ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效果观察

张萌;唐松;桂梦汝;肖俐佳;何真;邬丽霞;谢镜花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CamⅢ数字视网膜成像系统, 筛查模式
摘要:观察在两种模式下RetCamⅢ(数字视网膜成像系统)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效果。将我院运用RetCamⅢ进行ROP筛查早产儿956例,随机按筛查模式分为眼科中心模式(A组)和NICU模式(B组),比较两组筛查率、筛查完成率、初筛及筛查完成满意度及筛查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B组筛查完成率、初筛满意度、完成筛查满意度及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 NICU模式下运用RetCamⅢ进行ROP筛查,较眼科中心模式更安全、直观、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评价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脂、降压等药物治疗,治疗组联用艾塞那肽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TG、TC、L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艾塞那肽配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隆;朱咏瑶;周敏华;姚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产前出血,会引发自身及婴儿多种并发症,提高发生率,妊娠结局较差,需给予重视。

    作者:尹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苏肽生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苏肽生(鼠神经生长因子30ug)联合红花黄色素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苏肽生和红花黄色素治疗。通过肌电图( EMG)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无论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还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肽生联合红花黄色素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中枢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对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56例中枢感染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的降钙素原,并与超敏C反应蛋白值进行对比。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PCT阳性31例(96.88%),病毒性脑炎组PCT阳性4例(16.6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7.64,P<0.01),化脑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4.25,P<0.01),而病毒脑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05)。在化脑组PCT与hs-CR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1.50,P>0.05),而在病毒脑组hs-CRP阳性率高于PCT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5,P<0.01)。治疗后化脑组PCT、hs-CR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t=37.96,21.79,P均<0.01),病毒脑组治疗前后PCT、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对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有重要价值,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对于中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骆朋;邱莉;何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方法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给药情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每组60例,奥美拉唑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泮托拉唑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mg/次,1次/d;兰索拉唑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30mg/次,1次/d,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连续口服4w。结果通过对患者胃溃疡愈合情况的观察,兰索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腹痛缓解情况的观察,兰索拉唑组患者腹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泮托拉唑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索拉唑或者泮托拉唑联合抗生素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比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18/2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6/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泊芬净对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向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研究

    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主动脉内径、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室间壁厚度由和左室后壁厚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由168±22mmHg、102±15mmHg、27.4±5.5mm、1.17±0.33m/s、12.3±1.6mm和11.9±1.4mm分别降至127±18mmHg、81±13mmHg、25.1±3.7mm、1.02±0.24m/s、10.8±1.3mm和9.7±1.1mm;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和二尖瓣E/A比值分别由60.7±12.3%、0.67±0.18 m/s和0.77±0.25提升至69.2±11.7%、0.78±0.22m/s和0.84±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A峰降低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通过检测二尖瓣血流频谱对高血压患者的心室重构进展和心机舒张功能进行评估,可无创伤、直观动态地了解高血压病变程度,对临床预测高血压危险程度、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6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治疗体会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接受治疗之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治疗之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素、体重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效果为差的总共有2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总共有13例,治疗效果为优的总共有41例,优良率达到96.43%。临床表现结合试验室检查,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实施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斐翠;肖明;沈礼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排CT在良恶性脊椎压缩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椎体104个,患者均经CT及手术证实,对CT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手术诊断结果显示外伤性骨折4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恶性压缩骨折11例;CT诊断外伤性骨折4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10例,恶性压缩骨折7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6%、76.9%和63.6%,其中对外伤性压缩骨折的诊断率高,相较于其他两种类型骨折有显著差异(P<0.05)。64排螺旋CT在良、恶性脊椎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尤其对外伤性压缩骨折的诊断率较高,对于疑似外伤性压缩骨折和良性脊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建议选择CT作为优先检验手段。

    作者:贺富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将108例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参数均不断提高,且观察组改善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2,P=0.025;F=6.032,P=0.019);两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鼻黏膜干燥、出血,鼻梁皮肤压迫损伤,气压伤,观察组7.41%,对照组22.22%,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改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冯思芳;郑雪梅;蒋春燕;黄蓓;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其中男74例,女51例,年龄28~72岁。对患者采用捷诺维联合二甲双胍给药治疗,起始剂量捷诺维100mg qd,二甲双胍0.25 bid-tid;若效果不佳,加大二甲双胍用量(不超过0.5tid),捷诺维不变。病人服药12w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值(FBG)、早餐后2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体重(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比较这些指数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病人在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TG、HDL-C、LDL-C、BMI、HOMA-IR水平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0.01)。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明显下降,降低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小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出血部位分析

    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分析。结果下鼻后段顶部出血的患者多为13例,其次为中鼻道后部12例,鼻中隔后部8例,下鼻甲表面6例,鼻底部4例;经鼻内镜下治疗1次后,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好转率为6.1%,无效率为2.0%,且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及鼻腔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病毒唑霜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观察组,在给与观察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病毒唑霜剂治疗,同时将我院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毒唑霜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回收率高,质量稳定,可有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研究

    选择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孕妇组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4例,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组32例,对各组尿液中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及合并早期肾损伤组受试者的NAG和RBP水平与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损伤组受试者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AG和RBP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宋锦;彭卓玲;吴斌;梁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亚临床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5)单纯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n=75)给予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率、房颤心律、TSH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老年亚临床甲亢合并房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强;姚夏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转阴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阴转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徐良峰;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单纯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10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甲氨喋呤静脉给药配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甲氨喋呤静脉给药。定期监测血β-HCG及B超监测包块退缩情况。试验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20.0%;试验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包块退缩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小。

    作者:龚丽英;朱树清;徐海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

    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UAE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SCr、BUN、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HOL、TG、HDL-C、LDL-C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效调节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勇芳;廖铁军;廖浩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结石成因的30例临床分析

    选择2004年6月~2014年6月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结石发病率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胆结石的发生率为20.0%(6/30),而对照组患者为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采取毕Ⅰ式吻合患者和Ⅱ式吻合患者的结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中采取Roux-en-Y吻合后的胆结石发生率与空肠间置吻合的胆结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患者术后第3d出院,开腹手术后的患者1w后出院。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出现胆结石的主要原因为迷走神经损伤、消化道激素的降低以及手术方式的影响,而微创手术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钟记华;刘钦志;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透患者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尿病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于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总疗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