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佐匹克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疗效观察

王欣;梁平

关键词:右佐匹克隆, 原发性高血压, 失眠
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我院及综合医院高血压科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其中对照组改善情况不明显,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控制血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1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41例单纯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利巴韦林+普通干扰素治疗,于治疗3、6及12个月时观察病人血糖情况,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病毒应答率、以及空腹血糖值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同时,观察组研究对象在homa指数方面存在着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临床上利巴韦林+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具有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因此建议推广。

    作者:杨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探讨地塞米松和丙种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就诊的1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地塞米松组和丙种球蛋白组各78例,全部患儿实施常规疗法,地塞米松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3~0.5mg/(kg·d)治疗,丙种球蛋白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着重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发展为危重病例数、神经受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组退热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0.93d、1.99±0.44d及7.43±2.06d,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的4.67±1.24d、2.85±1.01d及10.01±3.83d;丙种球蛋白组发展为危重病2例,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的8例;免疫球蛋白组临床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的7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减少退热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患儿发展为危重症,临床疗效高,优于地塞米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阮春艳;陈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评价

    随机选取本社区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568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社区育龄妇女RTI发生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观察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本组3568名社区育龄妇女发生RTI 1357例(38.03%),其中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生殖道感染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育龄妇女RTI在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纯收入、人工流产史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357例感染妇女干预后的RTI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与其职业、文化、收入、流产史等因素有关,加强对社区RTI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提高妇女对RTI的认识,对降低社区育龄妇女RTI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英;钟艳存;朱荫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在异位妊娠中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患者分别实施两种超声检查,即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比较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腹部超声检查阳性确诊率为80.9%,阴道超声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6%,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比所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流产型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明显比腹部超声检查好,在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所存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无论是腹部超声检查还是阴道超声检查均可获得较好确诊率,其中阴道超声确诊率明显比腹部超声高,在临床实践中可将其作为首选。

    作者:冯敏;李燕;陶溢潮;马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在肿瘤晚期引起难免性压疮的护理作用

    探究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对晚期肿瘤患者难免性压疮护理的效果。将收治的76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难免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未发现IV级难免性压疮,对照组各级难免性压疮均有发生。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压疮护理专业小组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难免性压疮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柳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肌钙蛋白Ⅰ联合CK-MB、CK-MB/CK比值在心梗诊断中价值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抽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AMI组每隔4~6h进行再次抽血检测。比较两组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CK-MB/CK比值,并分析AMI组肌钙蛋白Ⅰ、CK-MB、CK、CK-MB/CK比值变化。结果AMI组肌钙蛋白Ⅰ、CK-MB、CK、CK-MB/CK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肌钙蛋白Ⅰ于发病后3~6h内升高,11~24h内达到高峰,24~72h内逐渐下降;CK-MB于发病后4~6h内升高,16~24h内达到高峰,并于24~72h内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CK于发病后2~6h内升高,12~24h内达到高峰,并于24~72h内逐渐下降;CK-MB/CK比值于发病后2~6h内达到高峰,明显高于6~72h内水平。肌钙蛋白Ⅰ联合CK-MB、CK-MB/CK比值在心梗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特异性和灵敏性较高。

    作者:张杰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尿管留置时间对剖宫产孕妇术后的影响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孕妇9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33例,B组32例, C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于麻醉成功后10min内置入导尿管,A组、B、C组三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48、72h,观察三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膀胱刺激症状、再次留置导尿管及术后尿路感染等发生情况。三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及再次留置导尿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显著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略高于A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孕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宜选择于术后24h将导尿管拔除以降低尿道感染率及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

    作者:姚瑞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煤矿工人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2月~2014年2月,对某煤矿在职工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井下采煤掘进组523人和井下辅助组497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病情况观察中,井下采煤掘进组患病率40.5%,井下辅助组患病率为15.5%,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生活习惯、对生活和工作不满、劳累是井下煤矿工人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特殊职业性质,井下采煤掘进工人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具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此需针对其特有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范,以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忧郁的临床特征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忧郁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并焦虑忧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焦虑忧郁心理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药物治疗。结果76例老年冠心病并焦虑忧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及兴趣减退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焦虑忧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心理,并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尹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D-PDA指导脐带绕颈宫内复位干预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PDA)对胎儿脐带绕颈诊断准确率及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择23~41孕周有脐带绕颈的正常单胎妊娠26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各134例,干预组根据3D-PDA对脐带绕颈类型及缠绕方向判定指导孕妇采取相应卧姿进行宫内复位干预,非干预组采取自由卧姿,不进行复位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脐带绕颈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25.4%,剖宫产率为19.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非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73.9%,剖宫产率为45.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分娩时其脐带绕颈率及剖宫产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A对分娩时胎儿脐带绕颈及缠绕方向诊断灵敏度符合率均为100%;对绕颈缠绕类型判定符合率为84.2%(112/133),误诊率15.8%(21/133)。结论3D-PDA对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高,误诊率低,且采取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范玉华;孟晓红;黄昌举;陈玮;杨超梅;陆竹梅;李海玲;邓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形成高危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收治的4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0岁,BMI≥25,TG≥1.7,患有静脉曲张的研究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70岁和TG≥1.7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高龄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适当给予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从而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贾星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病原因及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痉挛预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防效果,总结血管内介入术中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原因与处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5例患者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术后3~4d 1例,5~8d 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占35.0%,术后3~4d 2例,5~8d 9例,9~14d 3例;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降低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培坚;李福祥;周伟坤;殷万春;李淦诚;林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研究

    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主动脉内径、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室间壁厚度由和左室后壁厚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由168±22mmHg、102±15mmHg、27.4±5.5mm、1.17±0.33m/s、12.3±1.6mm和11.9±1.4mm分别降至127±18mmHg、81±13mmHg、25.1±3.7mm、1.02±0.24m/s、10.8±1.3mm和9.7±1.1mm;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和二尖瓣E/A比值分别由60.7±12.3%、0.67±0.18 m/s和0.77±0.25提升至69.2±11.7%、0.78±0.22m/s和0.84±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A峰降低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通过检测二尖瓣血流频谱对高血压患者的心室重构进展和心机舒张功能进行评估,可无创伤、直观动态地了解高血压病变程度,对临床预测高血压危险程度、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均经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后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视病情严重程度连续治疗2~6d,观察治疗结果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显效20例(52.63%),有效14例(36.84%),无效4例(1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Dd显著降低,LVEF、CO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

    作者:田泰生;邓宏韬;尹文雁;赵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鼻胃减压管治疗,观察组在鼻胃减压管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例数及腹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观察平均胃肠减压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腹围改善情况、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恢复时间及气液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胃减压管联合奥曲肽治疗因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鼻胃减压管治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是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何永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出血部位分析

    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分析。结果下鼻后段顶部出血的患者多为13例,其次为中鼻道后部12例,鼻中隔后部8例,下鼻甲表面6例,鼻底部4例;经鼻内镜下治疗1次后,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好转率为6.1%,无效率为2.0%,且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及鼻腔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曼月乐、GnRHa治疗的临床观察

    探讨曼月乐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子宫内膜异位腹腔镜保守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使用曼月乐节育环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GnRHa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疼痛情况和血清CA125水平的差异。手术前,两组疼痛情况和血清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疼痛情况和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疼痛情况和血清CA125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曼月乐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保守手术治疗的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血清CA125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颈内静脉血浆中S100B蛋白NSE的影响

    选取我院2008年7月10日~2014年12月10日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手术后患者颈内静脉血浆中S100B蛋白NSE的含量水平。结果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及第3、6d,治疗组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浆中S100B蛋白NSE的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应用右美托咪定能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颈内静脉血浆中S100B蛋白NSE的含量,对脑细胞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探讨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单纯脑室引流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血块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0%,对照组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林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钼靶摄片立体定位穿刺在乳腺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钼靶X线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对照组采用外科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对比两种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成功取出活检标本30例,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性成功取出活检标本26例,成功率86.67%,治疗组成功率高出对照组1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检查后均为恶性率100%,无漏诊。钼靶X线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能够一次性取出活检标本,成功率高,诊断率高,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树芳;冉慕光;刘林;胡宁东;胡国洪;李炳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