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树;余鸣;殷刚;张曙明;沈七襄
血栓性外痔是肛肠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术式是剥除血栓,敞开伤口,加压包扎,患者疼痛明显,并发症多,伤口愈合时间长.2006-2007年,我们行改良手术治疗6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卿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手术的优点.方法:对912例腹腔镜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12例应用腹腔镜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是一种安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法,可以更多地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增双;任海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60岁以上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代偿能力差,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不典型,而且常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我院2000-2006年行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博;程宏建;董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55例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经验.方法:应用国产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对55例手术患者手术区的出血回收,经清洗、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结果:55例共回收出血94 640 mL,获浓缩红细胞35250 mL.2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 mL输异体红细胞和血浆,其余患者均未使用异体血.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减少了输异体血,避免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雁;高寅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SS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S2、SS2).观察各组外科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D11a/CD1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S组血清CD11a/CD18浓度显著高于S组(P<0.01);SS1组术后CD11a/CD18持续处于高水平,SS2组则在术后3d开始下降,于术后7d显著低于S1组水平(P<0.01);S1、S2组术后均很快下降,其中S2组较S1组下降更快.术前SS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SS患者术后PLT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SS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d明显较术后1d升高;S1、S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LT的下降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更为明显,CD11a/CD18在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到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下调CD11a/CD18浓度,对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于向阳;邹常林;周振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尺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又名尺侧伸腕肌腱腱鞘炎,多见于腕部用力较多者,我们2000-2005年治疗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乙庭;刘新功;朱红;梅正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当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简称疝环充填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而Shouldice式也属于低张力修补,有关这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不多.
作者:张布明;李衍文;罗高宏;黄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AP组、雷公藤多甙(TⅡ)组和假手术组(S组),每组16只.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造成SAP模型.造模后,SAP组不作处理;TⅡ组立即行雷公藤多甙50m g/(kg.d)腹腔注射;S组仅开腹.术后12 h分别处死大鼠,观察胰腺、肝、肾、肺、小肠的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织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结果:SAP组和TⅡ组大鼠各组织的GR水平明显低于S组(P<0.01);TⅡ组各组织的GR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12 h时模型组大鼠的胰腺、肝、肾、肺、小肠已有明显的病理改变,TⅡ组的病理改变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存在GR水平的降低,雷公藤多甙可以减轻SAP大鼠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R的表达有关.
作者:冯文明;鲍鹰;朱鸣;费卯云;陶玉龙;王永春;张晓岚;蒋晓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4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8例,截肢1例.结论:通过手术改善肢体供血是肢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保证手术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大勇;谭鸿雁;吕延伟;吴春芳;黄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LEW→BN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排斥反应组)、B组(CsA组)、C组(大黄素组)、D组(CsA+大黄素组)4组,每组6只.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环孢素A(CsA)10.0 mg/(kg·d)、大黄素50.0 mg/(kg·d)、大黄素50.0 mg/(kg·d)+CsA 10.0 mg/(kg·d).连续用药8d,停药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组织观察肝细胞凋亡指数(AI)和排斥活动指数(RAI).结果:A、B、C、D组AI分别是35.83±2.32、15.83±1.33、16.50±2.35、11.50±1.05,RAI分别是7.67±0.98、5.17±0.40、5.83±0.75、3.83±0.75.B、C、D组的AI、RAI较A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D组较B、C组也均有明显降低(P<0.05),B、C组间差别均无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有效减少大鼠移植肝术后肝细胞凋亡,抑制排斥反应.
作者:徐贤绸;林胜璋;童洪飞;高宝辉;杨潇;游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定位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病人,通过神经刺激器分别定位阻滞患侧腰丛和坐骨神经,观察麻醉效果.结果:1例因坐骨神经阻滞效果差改为硬腰联合麻醉,其余52例阻滞效果完善,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未见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可靠.
作者:张红光;李智帅;栗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根据传统PPH手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存在的弊病,我们进行了改进,2004年3月-2007年3月治疗25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亚明;吴丹妮;张衡;邢占敏;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胰腺假性囊肿胃、十二指肠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结果及远期疗效.结果:胰腺假性囊肿胃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33例和胰腺假性囊肿十二指肠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1例全部治愈.结论:本术式简捷、安全、少创、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同时施行内、外引流术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宋仲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我院自2004年8月-2006年9月,采用局麻下小切口手术治疗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16.6%是肿瘤引起[1],8%~9%结肠肿瘤发展到肠梗阻才就医,结肠肿瘤梗阻的部位以脾区多,其次是降结肠、乙状结肠、右半结肠、直肠[2].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手术切开或切开挂线治疗各类肛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前景.方法:总结365例肛瘘病例的临床资料,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65例痊愈341例,好转24例.结论: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配合挂线治疗各类肛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荣江;赵亚宁;孙爱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人工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假体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其疗效已被大家公认.
作者:李永全;蔡迎;董竹林;段兆红;刘宇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98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急性睾丸炎合并腮腺炎26例,用消瘀膏外敷睾丸,青黛外敷腮腺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杰;张忠民;高文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一大难题,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处理不当可导致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肛管皮肤缺损、皮赘残留,引起排便困难、感觉性排便失禁等并发症.
作者:康新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观察40例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与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30例(75%),上皮样细胞为主型8例(20%),混合细胞型2例(5%).免疫组化显示CD117与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83%,其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及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联合检测CD117与CD34可以提高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但不能判断良恶性程度.
作者:黄林平;周雷;韦佳明;王岩;谭海东;王正康;潘瑞芹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