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胎孕妇产前及产后3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抗凝血酶的变化及意义

梁先慧

关键词:双胎孕妇, D-二聚体, 抗凝血酶
摘要:选取2012年4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双胎孕妇6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正常单胎妊娠孕妇65例为对照组,均于产前、产后3d清晨抽取孕妇2.7ml肘静脉血,经血浆分离后,比较两组的产前、产后3d的D-D水平和AT-Ⅲ水平。结果分娩前,观察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8,P=0.000),AT-Ⅲ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034,P=0.003);分娩3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D-D水平和AT-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9,P=0.728;t=0.225,P=0.823)。双胎孕妇产前D二聚体水平、抗凝血酶异常,应加强监控,防止血栓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对58例急诊患者进行肝素抗凝血浆分析。按常规的方法抽取患者的静脉血6ml,将其中3ml的血液利用肝素抗凝的方法进行血清的分离;另外3ml不用肝素进行抗凝。结果这58例患者中的血浆、血清的二氧化碳、钙等元素的平均浓度基本相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钾的浓度比血浆钾的浓度要高,血清中葡萄糖的平均浓度要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平均浓度要低。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的生化检验中利用肝素抗凝的血浆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得到生化检测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作者:陶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三种常规口腔修复材料的耐磨性及其磨损机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50例(178颗)行口腔修复术患者,并根据其修复材料不同分为A组(陶瓷材料,51例,57颗)、B组(金属材料,52例,61颗)、C组(树脂材料,47例,60颗)。对全部患者进行术后3~24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回访有效率为100%。3~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三组材料损伤率分别为3.51%、3.28%、5%;10.53%、82.00%、8.33%;12.28%、11.48%、10%,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三组修复材料松动、变形、破裂、出血等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种修复材料中金属材料好、陶瓷次之、树脂差。但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各项标准,选择适合患者的修复材料才是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维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中西医结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石泽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单药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治疗第4、8w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第4w、治疗第8w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认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疗效。

    作者:古伟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分娩方式对孕妇预后及新生儿并发症影响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水中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分娩的14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轻度窒息、头颅血肿、黄疸、心肌损害、羊水浑浊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中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华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肾移植受者动态监测血清RANTES临床意义研究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1例肾移植患者,采用典型的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RANTES的浓度。结果其中31例均恢复稳定,7例急性排斥反应(AR),7例环孢中毒,6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1)术后外周血RANTES均高于肾移植术前组,且有明显差异(P<0.01);(2)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组RANTES出现两次高峰,第1次为1~4d为肾移植术后初期,第2次出现于肾移植术后5~10d为AR时期,且第2次高峰大于第一次高峰,存在明显差异(P<0.05),AR时期的RANTES明显高于同期不同组的RANTES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经治疗后明显降低,在治疗初期RANTES水平与同期稳定组比较明显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3)CsA中毒外周血RANTES水平表现呈逐渐降低趋势,中毒高峰期的RANTES水平与同期稳定组明显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4)急性ATN组术后外周血RANTES水平呈降低趋势,但与同期稳定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RANTES在肾移植术后AR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AR。 RANTES是肾移植术后敏感指标,而不是特异性指标,动态监测有助于鉴别AR、ATN与CsA药物中毒。

    作者:龚朝阳;张懋祖;成柯;邓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塞通与布洛芬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塞通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明显,可更好、更快地控制和消除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幸耿鹏;胡伟政;梁格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重要性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除Hp感染可显著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娥;梁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剂治疗婴幼儿佝偻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婴幼儿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伊可新联合钙剂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浓度。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125.82±32.19g/L,与对照组的126.73±33.81g/L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为136.73±24.96g/L,对照组为119.85±27.14g/L(P<0.05)。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剂对婴幼儿佝偻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且维持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值得推广。

    作者:梁惠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日常护理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汤志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在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诊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进行健康孕检的6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和尿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观察组检测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尿转铁蛋白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显著(P<0.05)。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各检测指标对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从高到低诊断效率依次为:肌酐、尿素、尿转铁蛋白。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可作为辅助诊断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检测指标,且以尿转铁蛋白检测指标诊断价值高。

    作者:付夏;张智瑾;黄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治疗15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中心康复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75例,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综合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和借鉴。

    作者: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刊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吻合支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ICU留置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影响效果较小,且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张伟杰;杨辉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2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术后通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5~7d的进食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d的白蛋白及血清前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保持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锦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80例的难治性IT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LT值变化、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0%,对照组为2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LT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难治性ITP患者的治疗中,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降低ITP复发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PLT值,安全性较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刘泽林;王淡瑜;刘黎琼;卢博;崔海燕;金梦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的术后躁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麻醉诱导使用瑞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1h、4h各时点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将两种药物的临床优势结合并充分发挥,有效改善术后患儿躁动情况,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小杰;涂远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孕酮和β-HCG在早期异位妊娠的变化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妊娠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β-HCG与孕酮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对保守治疗前后β-HCG与孕酮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β-HCG与孕酮水平下降到正常值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β-HCG与孕酮水平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与失败的孕酮水平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者β-HCG水平下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孕酮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β-HCG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孕酮和β-HCG水平的变化情况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疗效观察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郑敏华;唐莉;陈春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女孕前或孕期TORCH筛查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孕前或孕期TORCH筛查的妇女共1878例,随访记录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婴儿健康状态。结果1878例妇女中,TORCH检查IgM 阳性的例数为109例,检测阳性率为5.8%;随访结果显示,1878例妇女中,17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中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M 阳性例数各3、6、11、9例,总感染阳性率为16.5%,和健康妊娠组相比较,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组TORCH各项感染阳性率均显示偏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前和孕期妇女发生TORCH感染有一定比率,且TORCH 检测阳性与不良妊娠有相关性,提示孕前或孕期有必要进行TORCH筛查,其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作者:蓝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红细胞形态及管型应用于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患者108例,均行尿红细胞形态及管型的测定,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和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7.36%,尿蛋白电泳图符合率达90.74%,两种检测方法对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尿红细胞形态和管型可为肾病的临床诊断提出可靠依据,并可提示患者的具体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