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都
选取自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操作过程简便,手术切口较小,损伤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君;宋昕;马际春;任仲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站收治的92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不明显;试验组的TC、TG、LDL-C、HDL-C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变化幅度不大;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6.5%。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亮昌;喻得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90例牙列缺损伴牙排列紊乱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义齿修复,治疗组给予正畸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80% VS 95.56%),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比较(0% VS 2.22%),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比较(77.78% VS 95.56%),差异显著(P<0.01)。对牙列缺损伴牙排列紊乱而言,先矫正牙排列紊乱后再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可较单纯义齿修复获得更好的美观和修复效果,且疗效稳定,安全可靠。
作者:唐玲;陈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100例鼻胃管置管困难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诱导吞咽法,而观察组采用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鼻胃管置管困难患者效果优于诱导吞咽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红英;卢隆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且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孕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即阴道顺产组35例、阴道助产组1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急性剖宫产组19例。分析比较每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其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优于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阴道顺产组差别不大,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可知,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增强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丁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胸腺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18例行小切口微创术患者为A组,20例行全腔镜微创术患者为B组,21例行开放路径中胸腺瘤切除术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疗效。结果三组均获得手术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A组83.30%与C组85.71%,B组对比其他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B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肿瘤应用全腔镜微创术可提升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作者:黄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18%较对照组71.79%显著提高,治疗后3、7、14、28d、3个月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颅内压降低显著,减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神经功能损伤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平;李庭毅;李文辉;周成;盛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除Hp感染可显著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娥;梁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接受治疗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有无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38)与非细菌感染组(n=22),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为(7.23±0.96) ng/L,CRP水平为(16.07±3.68)mg/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痰细菌培养证实38例为细菌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22例为非细菌性毛细支气管炎。其中CRP检测诊断符合率为68.4%,PCT诊断符合率为92.1%,两者联合检测共检出细菌感染37例,符合率为97.4%,与单纯采用血清CRP检测符合度对比差异显著(χ2=35.9033,P<0.05)。对伴细菌性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血清CRP联合PCT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明确患儿的细菌感染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丁庆雄;冯美虹;陈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母乳或含乳糖奶粉喂养,观察组采用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秋季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观察组治疗后轮状病毒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消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去乳糖奶粉配合治疗婴儿秋季腹泻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高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西乡街道2010~2013年梅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西乡街道累计报告梅毒病例697例,占8种法定性传播疾病总数的26.45%(697/2635)。梅毒发病率呈平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23.6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5.8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6~40岁人群占75.61%(527/697),70~94岁人群占3.59%(25/697);梅毒男性发病人数与女性梅毒发病人数基本相等;工人发病高占77.04%(537/697);中学文化程度占84.22%(586/697);在梅毒分期中,以隐性梅毒(72.31/10万)为主,高于 I 期(17.65/10万)、Ⅱ期(9.76/10万)、Ⅲ期(0.14/10万)和胎传梅毒(0.14/10万),感染途径几乎全是性传播占99.86%(696/697)。梅毒在西乡街道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阶段,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和工人为主,应对高危人群青壮年和工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以控制西乡街道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各6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显色原位杂交技术(CISH)检测三组中HPV16/18DNA、HPV31/33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HPV16/18DNA和HPV31/33DNA在正常宫颈组未发现阳性表达,但在CIN病变中,随着CIN级别的上升,发展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其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和HPV31/33DNA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HPV16/18DNA、HPV31/33DNA感染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触发因素。
作者:赵会传;张亚;李军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延迟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结扎、截断脐带;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10s内结扎、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血和产后1w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产后2w贫血和黄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1w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w内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迟结扎脐带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减少脐带损伤出血量,预防新生儿贫血,同时对Apgar评分和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富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诊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进行健康孕检的6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和尿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观察组检测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尿转铁蛋白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显著(P<0.05)。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各检测指标对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从高到低诊断效率依次为:肌酐、尿素、尿转铁蛋白。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可作为辅助诊断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检测指标,且以尿转铁蛋白检测指标诊断价值高。
作者:付夏;张智瑾;黄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8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CKC),试验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C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LEEP组宫颈恢复满意率显著高于CKC组(P<0.05)。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疗效好、并发症少、无痛苦等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较优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背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能够促进腰背肌功能恢复,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有完整随访结果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复发的情况,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28例子宫肌瘤随访中,26例(12×3.6)个月。其中12~24个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高。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患者的年龄、BMI、肌瘤数目和大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初潮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的年龄、BMI、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年龄大于40岁,复发率较高,同时BMI大于24,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数目较多以及肿瘤较大同样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高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肌瘤的数目、肌瘤的大小以及BMI。子宫肌瘤患者初潮年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无相关性。(20.3%)复发,手术后复发时间6~33
作者:施小龙;赵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塞通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明显,可更好、更快地控制和消除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幸耿鹏;胡伟政;梁格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MI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及APTT具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AMI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介入治疗后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成功率、阴道出血量、β-HB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出血量、β-HBG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疤痕妊娠患者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作者:张小玲;成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