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V16/18及31/33感染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赵会传;张亚;李军川

关键词:HPV, 宫颈鳞状细胞癌, 相关性, 研究
摘要:选取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各6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显色原位杂交技术(CISH)检测三组中HPV16/18DNA、HPV31/33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HPV16/18DNA和HPV31/33DNA在正常宫颈组未发现阳性表达,但在CIN病变中,随着CIN级别的上升,发展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其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和HPV31/33DNA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HPV16/18DNA、HPV31/33DNA感染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触发因素。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AE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AE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肿瘤微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标记胃癌新生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EG-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AEG-1的表达与胃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AEG-1高表达与胃癌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其可能促进胃癌微血管的生成。

    作者:刘福华;许珂;何池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为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胃溃疡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观察组为90.63%,对照组为79.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泮托拉唑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溃疡疗效准确,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降低胃溃疡复发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梁君铭;骆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微量喂养、小剂量红霉素及非营养性吸吮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治疗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6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和对症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微量喂养、小剂量红霉素及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喂养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完全恢复胃肠内营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总胆红素明显降低,前白蛋白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应用早期微量喂养、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肖水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Leep术式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疗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Leep术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DRE术式治疗,试验组采用LEEPC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6±3min、术中出血量为8±4ml,少于对照组的30±6min 和50±8ml (P<0.05);试验组治疗后复发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2.5%和17.5%(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Leep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史、疾病的性质、分期等选择合适的Leep术式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佩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探索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宫外孕的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诊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宫外孕的理想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微创手术与开放路径胸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比较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胸腺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18例行小切口微创术患者为A组,20例行全腔镜微创术患者为B组,21例行开放路径中胸腺瘤切除术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疗效。结果三组均获得手术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A组83.30%与C组85.71%,B组对比其他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B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肿瘤应用全腔镜微创术可提升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作者:黄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广泛性焦虑患者50例,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治疗,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量表(HAMA)、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积分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及S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及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且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碧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88例,免疫标志物CD20呈阳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为仅采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CHOP治疗方案(P<0.05),所统计样本中,前者有效率可达85.7%。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广泛应用临床,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CHOP方案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王美江;罗德红;付斯瑜;陈奕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老年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70例重型颅脑外伤后伴有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反应相比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可以很好的控制其肺部感染,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区学明;刘德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对妊娠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生长部位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143例患者中早产25例,占17.48%;产后出血26例,占18.18%;剖宫产103例,占72.03%;混合型肌瘤患者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肌瘤切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行常规体检以及早发现子宫肌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覃兰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4年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3045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GDM筛查,观察筛查结果,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3045例受检孕妇中,共768例检出为GDM阳性,检出率为25.22%,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有效筛查,同时采取系统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孕妇围产结局。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三种常规口腔修复材料的耐磨性及其磨损机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50例(178颗)行口腔修复术患者,并根据其修复材料不同分为A组(陶瓷材料,51例,57颗)、B组(金属材料,52例,61颗)、C组(树脂材料,47例,60颗)。对全部患者进行术后3~24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回访有效率为100%。3~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三组材料损伤率分别为3.51%、3.28%、5%;10.53%、82.00%、8.33%;12.28%、11.48%、10%,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三组修复材料松动、变形、破裂、出血等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种修复材料中金属材料好、陶瓷次之、树脂差。但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各项标准,选择适合患者的修复材料才是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维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他汀组、中剂量他汀组和高剂量他汀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g/d,低、中、高他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服用辛伐他汀1、2和4mg/kg,四组均于治疗后的第3、7、10、14、21、28d血管采血,采用ELISA 法测定MMP-1、9和TIMP-1。结果MMP-1、9在治疗后的第7d开始降低,TIMP-1在治疗后的第3d开始降低,他汀组在7、10、14、21、28d M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高剂量组在第7d在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剂量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0、14、21、28d TI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之间不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患者的MMPs和TIMP-1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大剂量他汀治疗7d后,可明显抑制MMP-1、9和TIMP-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刘祖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5例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研究的90例脑瘫患儿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耳疮膏治疗100例耳部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200例耳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疮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w及治疗2w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疮膏治疗耳部湿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延迟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结扎、截断脐带;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10s内结扎、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血和产后1w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产后2w贫血和黄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1w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w内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迟结扎脐带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减少脐带损伤出血量,预防新生儿贫血,同时对Apgar评分和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富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滋补脾肾法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补脾肾法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滋补脾肾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滋补脾肾法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韦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行腮腺肿瘤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腮腺肿瘤患者。按照解剖方式划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总干顺行法解剖面神经,观察组采用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面神经损伤率为32.0%,高于对照组8.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腮腺肿瘤手术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有一定效果,但是更易损伤面神经,且恢复时间更长,因此需结合患者肿瘤具体情况选取佳解剖方式。

    作者:谢志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冬夏利咽合剂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0例儿童慢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2.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冬夏利咽合剂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采用冬夏利咽合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慢性咽炎,不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同时也避免了患儿出现副作用、过敏等情况的发生,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苏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69例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磷酰胺治疗,试验组采用霉酚酸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尚卫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