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彩兰

关键词: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疗效
摘要: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LT、Alb、TBIL、PTA、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ALT、TBIL、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均能耐受服药。恩替卡韦用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阻止乙肝病毒复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脑利钠肽与脑出血部位及出血后低钠血症相关性分析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将70例未出现低钠血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将30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部位各血浆BNP水平对比。结果观察组脑叶及基底节区出血率分别为16.67%、70.00%,与对照组的62.86%、52.71%比较,差异显著(P<0.05);少量出血患者各时段血浆BNP水平均与对照组接近(P>0.05);大量出血患者各时段血浆BN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脑钠肽参与脑出血疾病并发低钠血症的过程,发生基底节区大量出血的脑出血患者血浆BNP水平更高,易出现低钠血症。

    作者:黄文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有不适感、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头痛、视觉异常及出血,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保护脏器,及时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严重危险着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的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丽芳;陈援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经不同措施护理后,心理负面情绪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黄素素;黎伟燕;陆文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钙用于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站收治的92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不明显;试验组的TC、TG、LDL-C、HDL-C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变化幅度不大;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6.5%。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亮昌;喻得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0~6岁小儿肺炎常见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0~6岁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痰培养阳性者250例,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分析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均达到50%以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在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中,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未见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对0~6岁小儿肺炎患者是加强临床致病菌及耐药监测,尽早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过多使用和滥用广谱抗生素,对避免耐药性的增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伙德;朱晓河;梁华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8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CKC),试验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C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LEEP组宫颈恢复满意率显著高于CKC组(P<0.05)。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疗效好、并发症少、无痛苦等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较优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疏导及其精神护理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15例患者护理满意,7例较满意,共有22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护理满意,8例较满意,共有18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78.26%。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上看,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加用头痛宁胶囊和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头痛减轻情况、脑脊液恢复、头痛缓解时间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头痛宁胶囊和尼莫地平来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传奇;苏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去乳糖奶粉配合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母乳或含乳糖奶粉喂养,观察组采用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秋季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观察组治疗后轮状病毒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消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去乳糖奶粉配合治疗婴儿秋季腹泻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高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并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检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观察HP根除率及血清中HP-IgG抗体的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上腹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5.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w,观察组患者血清HP-IgG抗体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HP-IgG抗体的浓度,根除HP感染,可积极应用于临床。

    作者:寻凌福;吴智芬;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脑挫伤患者血清中含量检测及意义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其CT表现及GCS评分分为A、B、C、D、E五组,同时选取健康者10例为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血清中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清中未能检测出B-FABP,观察组患者GCS评分越低,其血清中B-FABP含量越高(P<0.05)。人体血液中B-FABP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仅于颅脑疾病患者血清中异常出现,其高敏性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作者:章志明;罗云华;刘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IL-12、IL-10及IL-18与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并分析血清IL-12、IL-10和IL-18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复治肺结核80例为复治组,初治肺结核120例为初治组,体检健康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血IL-12、IL-10和IL-18水平,并比较三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与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复治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0和IL-18参与了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检测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对肺结核疾病变化过程和治疗功效的评估。

    作者:罗建业;邓菲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50例贫血患者为试验组,另取50例健康检验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细胞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两组人员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性。结果贫血患者血细胞水平的指标与健康检验者血细胞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测可以有效地诊断贫血性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影响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的多因素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硬膜外麻醉的患者52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1)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出现腰背痛将529例患者分为腰背痛组(96例)及无腰背痛组(433例)。(2)治疗前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较无腰背痛组患者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体重、穿刺针粗细与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发生无关,而年龄、穿刺次数、穿刺针勺面方向、手术时间、腹部巨大包块是导致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减少穿刺次数,把握穿刺针的方向,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腰背痛并发症发生率的根本。

    作者:易建平;李斌飞;廖小卒;黄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且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孕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即阴道顺产组35例、阴道助产组1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急性剖宫产组19例。分析比较每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其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优于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阴道顺产组差别不大,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可知,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增强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丁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诺和锐三餐前注射联合DPP4抑制剂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每日早、中、晚餐前15min注射诺和锐30,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沙格列汀,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餐后2h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率20例,无效4例,发生低血糖4例,总有效率为93.33%,低血糖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发生低血糖8例,总有效率为83.33%,低血糖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餐后2h血糖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改善胰岛功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李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69例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磷酰胺治疗,试验组采用霉酚酸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尚卫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保护性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将36例SAP并发ALI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Ⅰ组(1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有创机械通气”护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Ⅱ组(1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应用“保护性无创机械通气”护理。Ⅰ组治愈9例(52.9%),死亡8例(47.1%);Ⅱ组治愈14例(73.7%),死亡5例(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AP并发ALI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及早期应用保护性无创机械通气,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芳菊;熊凌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的效果的对比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介入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苏醒期相关质量、时间以及疼痛感进行观察和比对。结果SF组患者苏醒较快,手术后疼痛感相对较轻而且术中循环较之R组要相对稳定。在静脉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综合临床质量要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唐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刊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