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文;王玲玲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0~6岁儿童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复发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9例,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患儿例数1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行为干预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效果显著,减轻患儿痛苦,加速溃疡部位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邱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植骨手术,观察组填入羧甲基壳聚糖治疗,对照组填入人工骨粉倍骼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和牙龈指数。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值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0.76±0.53分,低于对照组的1.33±0.53分(P<0.05)。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结果,降低牙龈指数,值得推广。
作者:姚世宏;聂俊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中方药剂治疗。两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39.5%),有效21例(55.3%),无效2例(5.3%),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11例(29.0%),有效19例(50.0%),无效8例(21.1%),总有效率78.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愈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志勇;赵龙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滋补脾肾法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滋补脾肾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滋补脾肾法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韦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科218例行TURP 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前列腺窝灌注组72例,蛇毒血凝酶10U加入生理盐水5ml行前列腺窝冲洗,2次/d,共3d;膀胱灌注组75例;其余71例患者为对照组,仅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记录三组患者术后前3d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患者无明显凝血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前列腺窝灌注组术后3d总出血量与其余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膀胱灌注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前3d总出血量和每天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差异。蛇毒血凝酶局部用药能有效减少TURP术后出血,安全性好。
作者:张炜;林明恩;洪英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经不同措施护理后,心理负面情绪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黄素素;黎伟燕;陆文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婴幼儿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伊可新联合钙剂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浓度。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125.82±32.19g/L,与对照组的126.73±33.81g/L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为136.73±24.96g/L,对照组为119.85±27.14g/L(P<0.05)。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剂对婴幼儿佝偻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且维持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值得推广。
作者:梁惠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接受治疗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有无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38)与非细菌感染组(n=22),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为(7.23±0.96) ng/L,CRP水平为(16.07±3.68)mg/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痰细菌培养证实38例为细菌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22例为非细菌性毛细支气管炎。其中CRP检测诊断符合率为68.4%,PCT诊断符合率为92.1%,两者联合检测共检出细菌感染37例,符合率为97.4%,与单纯采用血清CRP检测符合度对比差异显著(χ2=35.9033,P<0.05)。对伴细菌性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血清CRP联合PCT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明确患儿的细菌感染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丁庆雄;冯美虹;陈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艾滋病孕产妇。甲组给予AZT+3TC+LPV/r方案,乙组给予AZT+EFV/NVP方案,并与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丙组进行对照,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丙组新生儿HIV阳性率(40.00%)显著高于甲组(4.34%)与乙组(3.4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在病毒载量水平、血浆病载下降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艾滋病母婴传播应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阻断母婴传播,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冼叶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联合组6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及普通心理疏导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口服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变化情况,记录其干预前后SDSS及BPRS评估结果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总依从度达到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及BPRS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降幅大于对照组组(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联合药物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托品化定量评分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将常规阿托品化的各项临床指标定量化,以评分标准判定患者阿托品化的程度,从而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对照组以常规阿托品化指标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阿托品中毒反跳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阿托品中毒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化指标定量观察能有效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缩短病程,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70例重型颅脑外伤后伴有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反应相比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可以很好的控制其肺部感染,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区学明;刘德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2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术后通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5~7d的进食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d的白蛋白及血清前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保持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锦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有不适感、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头痛、视觉异常及出血,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保护脏器,及时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严重危险着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的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丽芳;陈援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硬膜外麻醉的患者52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1)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出现腰背痛将529例患者分为腰背痛组(96例)及无腰背痛组(433例)。(2)治疗前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较无腰背痛组患者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体重、穿刺针粗细与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发生无关,而年龄、穿刺次数、穿刺针勺面方向、手术时间、腹部巨大包块是导致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腰背痛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减少穿刺次数,把握穿刺针的方向,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腰背痛并发症发生率的根本。
作者:易建平;李斌飞;廖小卒;黄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吻合支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ICU留置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影响效果较小,且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张伟杰;杨辉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4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急救措施相同,观察组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采用边救治边转运的急救模式,比较两种急救模式的疗效。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78例,无效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92.68%,恶化率2.44%,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65例,无效17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79.67%,恶化率6.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到医院后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医院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应采取现场初步救治,待病情相对缓解后,再将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试验组进行喉罩置入。两组均为择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插管时(T1)、拔管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在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也大大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差异。将喉罩置入的方法应用于麻醉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保持其稳定,可以很好地预防不良病症的发生,推广使用势在必行。
作者:张军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要求做人工流产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特点人流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王贤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ornetta and 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Majeed评分方法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时间55~180(平均420)ml,住院时间15~35(平均21)d,术后骨折复位按 Matta 标准:优25例,良4例,可3例,差3例;平均 Majeed 评分82.2分,优良率82.86%。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90)min,输血量380~1000
作者:李太品;何阶清;姚元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