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明
24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急救措施相同,观察组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采用边救治边转运的急救模式,比较两种急救模式的疗效。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78例,无效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92.68%,恶化率2.44%,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65例,无效17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79.67%,恶化率6.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到医院后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医院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应采取现场初步救治,待病情相对缓解后,再将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西乡街道2010~2013年梅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西乡街道累计报告梅毒病例697例,占8种法定性传播疾病总数的26.45%(697/2635)。梅毒发病率呈平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23.6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5.8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6~40岁人群占75.61%(527/697),70~94岁人群占3.59%(25/697);梅毒男性发病人数与女性梅毒发病人数基本相等;工人发病高占77.04%(537/697);中学文化程度占84.22%(586/697);在梅毒分期中,以隐性梅毒(72.31/10万)为主,高于 I 期(17.65/10万)、Ⅱ期(9.76/10万)、Ⅲ期(0.14/10万)和胎传梅毒(0.14/10万),感染途径几乎全是性传播占99.86%(696/697)。梅毒在西乡街道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阶段,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和工人为主,应对高危人群青壮年和工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以控制西乡街道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植骨手术,观察组填入羧甲基壳聚糖治疗,对照组填入人工骨粉倍骼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和牙龈指数。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值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0.76±0.53分,低于对照组的1.33±0.53分(P<0.05)。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结果,降低牙龈指数,值得推广。
作者:姚世宏;聂俊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关节腔清创术,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关节腔清创术。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治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治愈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关节腔清创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育润;叶少腾;陈志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且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孕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即阴道顺产组35例、阴道助产组1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急性剖宫产组19例。分析比较每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其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优于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阴道顺产组差别不大,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可知,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增强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丁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诊断AL(非M3)患者60例,对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在其化疗后出现发热时再次检测CRP、PCT以及D-二聚体结果,对比不同原因发热患者的检测值。 AL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PRP值为阳性,PCT值有42例阳性, D-二聚体检测中有48例患者为阳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患者细菌性感染发热者要高于非细菌性发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能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纤溶系状况与机体感染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临床治疗;化疗后出现发热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俊彬;许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要求做人工流产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特点人流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王贤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吻合支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ICU留置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影响效果较小,且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张伟杰;杨辉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再次分娩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再次剖宫130例,行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208例,其中首次行剖宫产96例,阴道分娩112例,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术中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多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且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发热情况等方面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影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掌握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行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伟容;甘秀华;陈玲;胡远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B超诊断后行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确诊率为100%,对照组确诊率为84.2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具有准确率高,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3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通脉舒络汤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脉舒络汤辨证加减对缺血性脑中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叶广平;张运东;周晓云;刘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试验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颈愈合时间、阴道流血时间、sIgA浓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宫颈愈合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均较试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IgA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时试验组sIgA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4.00%,试验组为9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环形刀相较于微波治疗更适于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疗效和可行性均较好。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有不适感、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头痛、视觉异常及出血,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保护脏器,及时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严重危险着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的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丽芳;陈援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40例既往接受过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后取得有效和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佳对症治疗,对照组行佳对症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治疗组可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P<0.05)。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确定,不良反应率低,可以耐受。
作者:徐骏;况晶茹;胡迎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自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操作过程简便,手术切口较小,损伤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君;宋昕;马际春;任仲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537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580例作为对照,比较结石成分相关因素相关性,并分析与血清钠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男性占62.57%,高于女性,结石成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草酸钙、磷酸盐结石、尿酸结石和磷酸灰石结石;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清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血清钠水平偏高,可能是引起原发性尿路结石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陈日敢;吕腾荣;彭文标;赖国修;朱碧琳;张波;李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对照组的产妇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总护理效果优良率约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应当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产妇出现大出血、给予产妇更加有力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
作者:陈柔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广时;张振平;张春阳;邓裕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90例牙列缺损伴牙排列紊乱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义齿修复,治疗组给予正畸加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80% VS 95.56%),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比较(0% VS 2.22%),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比较(77.78% VS 95.56%),差异显著(P<0.01)。对牙列缺损伴牙排列紊乱而言,先矫正牙排列紊乱后再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可较单纯义齿修复获得更好的美观和修复效果,且疗效稳定,安全可靠。
作者:唐玲;陈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胆石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短期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行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疗效显著,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