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55例疗效观察

林彦萍

关键词:利托君, 烯丙雌醇, 习惯性流产, 保胎率
摘要:探讨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选取11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利托君和烯丙雌醇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镁和烯丙雌醇治疗,对比两组保胎率和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远高于对照组的69.0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保胎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在临床治疗习惯性流产中广泛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炎的患者共9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予以2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1组显效率30.0%、有效率56.7%、总有效率86.7%,对照2组显效率33.3%、有效率53.3%、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86.7%、有效率13.3%、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3组用药后发现轻微的头痛、恶心、腹泻等现象,未影响正常治疗和生活,无需用药均自行减缓并消失(P>0.05)。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共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炎综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干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8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2例。A组应用子宫动脉检塞术,B组应用宫腔纱布填塞术,C组应用盆腔动脉结扎术。将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三种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和C组,止血时间与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和C组;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 A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B组的74.19%和C组的38.71%,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要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应用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应用子宫腔填塞纱布术也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两种方式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158个椎体,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住院费用及术前、术后疼痛程度、椎体高度。 PV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K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椎体高度明显低于PKP组(P<0.05)。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均满意,可根据患者实际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术式。

    作者:江肃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选取14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病患者,按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AL)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骨髓异常综合征(MDS)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各37例,输注单采血小板后判断输注效果,讨论输注无效的原因并总结对策;结果同种疾病中有并发症组的PTR发生率显著较高而ITP的PTR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随着输注血小板频率的增高,PTR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无效的原因较多,但只要有正确处理好原发病及同种免疫反应,则可有效降低PTR发生率,保证疗效。

    作者:李伟其;钟孟如;黄丽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5年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按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强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两个治疗小组患儿治疗前后DQ评分、MI评分、ADL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DQ评分、MI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物理治疗、按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脑血液循环状态,有效保证患儿的智力发育,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使脑功能快速恢复,治疗有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搜集接收的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34例常规护理,给予乙组35例舒适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与甲组相比,乙组并发症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肖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扶他林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扶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7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双氯芬酸钠栓配合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非云;李志辉;欧永明;黄雁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观察恶性肿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癌痛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癌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艺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严重的一种之一,有着极高的致残率和截肢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糖尿病足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为降低临床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控制糖尿病足的致残率和截肢率,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老年性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将100例老年性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静滴,疗程为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性瘙痒症。

    作者:郭靓;万秋英;罗丽娟;朱强平;帅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开腹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宫腔镜进行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妊娠率以及分娩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联合宫腔镜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减轻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婧琳;黄翠翠;黎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各期检出率及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两组患者中末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囊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且MRI检查可有效显示患者典型征象,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资绿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在2009年1月~2013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0例DPN患者。将采用硫辛酸治疗的4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45例采用甲钴胺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评分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内皮素得到显著改善,且均较治疗后的对照组低(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硫辛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血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缓解神经病主觉症状,使病情好转。

    作者:刘明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另选同期在我院待产的健康孕妇50例及体检中心的正常非妊娠体检女性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妊高症组,健康孕妇为正常妊娠组,正常非妊娠女性为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循环酶法进行血清Hcy浓度检测,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进行血清Vit B12及FA浓度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Hcy、Vit B12以及F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妊高症组除Vit B12水平与其他两组无差异外,Hcy、FA水平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孕妇血清Hcy、FA水平是诊断妊娠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苏玲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监测孕晚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在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的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1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产检的205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监测两组孕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比值(S/D),及比较母婴结局。结果(1)观察组子宫动脉RI 0.38±0.09高于对照组0.27±0.04,PI 0.55±0.28高于对照组0.29±0.05,S/D 1.87±0.09也高于对照组1.54±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有36例孕妇剖宫产,发生率为24.66%,与对照组的10.24%(21/20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5.52%(8/145)、宫内窘迫率8.28%(12/1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5%(4/205)及2.44%(5/2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3)对所收集的孕晚期妊娠妇女的各临床因素应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显示基础血压、BMI、妊娠高血压家族史、RI、PI、S/D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关联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BMI基础舒张压及PI、RI、S/D是孕晚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的预测因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的预测因子,其对围产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作者:梁先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临床麻醉中七氟烷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需接受临床麻醉治疗,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异氟烷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躁动哭闹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哭闹发生率为2.76%,对照组躁动哭闹发生率为19.44%,观察组躁动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七氟烷为患儿实施临床麻醉,可以将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缩短,不会对患儿血液动力学指标产生太大影响,能够有效确保相关指标的稳定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可为手术治疗提供条件,便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术前超声评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行超声、MRI、钼靶检查评估及超声分别联合MRI、钼靶评估,对以上影像学单独评估及联合评估检查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影像学在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顺位依次是MRI、超声和钼靶,分别为90.28%、83.33%、63.89%;其中超声检出率与MR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与钼靶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超声联合MRI检出率为95.83%,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联合钼靶(P<0.05)。超声术前评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联合MRI评估可提供正确率。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五联酶检测试剂盒在妊娠期妇女感染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确诊治疗的妊娠期妇女感染性阴道病患者14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五联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盐水法检测,五联酶组应用五联酶检测试剂盒(简称五联酶法)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情况。五联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漏诊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联酶法诊断妊娠期妇女感染性阴道病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常规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联酶法可有效提高妊娠期妇女感染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和降低漏诊率,在诊断疾病时具有更为良好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锦芳;曾连英;黄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认知矫正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7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认知矫正治疗,对照组行一般工娱活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等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并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分类数、正确反应数较治疗前均有一定增加(P<0.05),持续错误反应数均有所减少(P<0.05),两组间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前后SDSS和WCS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类数、持续错误数、正确反应数和SDSS有关,其中持续错误反应数和SDSS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矫正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认知缺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均给予双侧颈动脉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颈动脉DSA为金标准,将CT血管造影(CT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CT检查轴位图像、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虚拟内镜(CTVE)对颈动脉管壁钙化显示情况。结果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91.3%,准确度为91.7%,CTA和DSA检查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轴位图像比较,MIP图像出现1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图像和CTVE图像检查分别出现6支和10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有助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并能很好的显示血管钙化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颈部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作者:何家伟;侯诗楠;何耀强;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