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娥
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6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二级预防行为情况及主要不良血管事件进行观察和比较。观察组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出(P<0.05),主要不良血管事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护理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的介入,不仅能促进患者二级预防行为增强,同时有利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减少,对患者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朱小芳;黄松彬;肖冬梅;张红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3例,实施微波疗法加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微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则为93.0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疗法联合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润荣;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同时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脑出血26例,脑出血发生率为76.47%,死亡率为61.54%,对照组并发脑出血18例,脑出血发生率为52.94%,死亡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观察组女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管危险因素中,观察组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脑出血的危险性高,且会造成凝血异常,在制定ACS抗栓治疗策略时,应当积极预测出血的风险,应审慎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大限度地控制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丹丹;黄光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美观无瘢痕、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晋;周江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PVP治疗,对照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swestry及椎体高度均有改善,但PKP组椎体高度明显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明显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两种手术均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均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式。
作者:任中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1年后 LVEF、LVMVI、NT-proBNP及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10)、观察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经过为期12w的治疗后,分别于患者空腹时、餐后0.5h、餐后1h、餐后2h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并于空腹时及餐后2h检测患者的C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的胰岛素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0.5h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胰岛素水平、餐后1h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时的C肽(CP0)以及餐后2h的C肽(CP2)明显较高(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作者:徐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思弗(UDCA)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及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经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术后服用优思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d,试验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d,试验组TBIL、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半年及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服用优思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结石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恩;尹合坤;李启祥;陈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77.59%。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多模态磁共振是将不同功能的磁共振技术融合到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的一种新兴颅脑成像技术。由于具有精确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检查侵入性低等优势,同时还可以提供颅脑组织解剖、脑部代谢、细胞功能等信息,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本文重点综述了多模态磁共振在诊断脑胶质瘤和对其进行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王恩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在基层医院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44%(152/156)。结论在基层医院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治疗满意度高,有助于2型糖尿病在乡镇等基层的控制。
作者:曾昭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42例住院产妇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给予普通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定期举行产妇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及对住院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科宣传教育和生活饮食指导等,产后通过调查问卷对产妇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剖腹产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健康教育组在规范服务、护理规范和沟通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剖腹产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对产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或消除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增长了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强了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了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和新生儿的质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李玉萍;孙小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胃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胃静脉曲张结扎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胃静脉曲张消失率、有效率分别为32.4%、100.0%,与对照组的26.5%、9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成功率(94.1%VS73.5%)、再出血率(11.8%vs32.4%)、术中出血发生率(5.9%vs2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止血成功率高,且并发症相对少,可作为胃静脉曲张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卓武荣;吕振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在喉癌术喉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声带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甲状软骨锲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发音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拔管率为100%;对照组总拔管率为82.61%,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拔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应用于喉癌术中行喉功能重建,可恢复喉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部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局部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取胸腹部或前臂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15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对正常组织创伤较小,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手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吴秀健;黄江;邱泽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术中增加使用丝裂霉素,对照组不增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95%(38例),复发率为5%(2例);对照组的痊愈率为85%,复发率为1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庆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上报的206例消化系统疾病不当用药处方及医嘱等临床资料,分析不当用药发生情况及不当用药原因。206例中不当用药医嘱为135例,占65.63%,不当处方有71例,占34.46%,其中不当用药中,配伍不当29例,使用方式不当22例,品种混用23例,药不对症19例,用药时间过长15例,剂量过大21例,其他情况7例。不合格处方中,滥用药物32例,误用药物39例。不当用药原因集中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合用、胃蛋白酶和消化系统疾病药物联合使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蒙脱石等联合使用及促动力药治疗胃肠黏膜脱垂和阿托品治疗胃食管反流等。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当用药情况发生率较高,也较为普遍,临床医师和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应小心谨慎,有效调整不同药物使用方法和时间,提高用药准确率,进而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罗应碧;李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3例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观察干预结果。结果 CTD-IL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其中DM/PM主要症状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SLE以呼吸困难为主,RA为咳嗽,pSS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所有患者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损害、发热等症状患者较多。103例患者中,36.9%血气分析结果正常,34.9%患者为低氧血症,23.3%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较少,所占比例仅为4.9%。DM/PM、SLE、RA、pSS、SSc不同类型疾病血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03例患者均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单独治疗、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泼尼松联合氟米特、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等。其中94例患者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 CTD-ILD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方面为主,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林茂煌;张淇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应用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出现宫颈异常来院接受检查的产妇2854例,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宫颈刮片检查中一项或多项呈阳性者行病理组织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阳性(264例)为准,比较HPV检测、TCT、宫颈刮片三种方法的敏感度,浸润癌和高度病变阳性符合率。结果 HPV、TCT、宫颈刮片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7.12%,81.44%,53.79%,宫颈刮片分别与HPV、TCT比较,均为P<0.05;计算三种检测方式的浸润癌和高度病变与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发现HPV、TCT、宫颈刮片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1.74%,84.40%,59.63%。HPV分别与另两种检测比较均为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有效诊断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HPV检测、TCT检测均有高度敏感性,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符合,可替代宫颈刮片检测,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钟文芳;王洁;李萍;许子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可有效缓解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希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