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在喉癌术喉重建的应用

张志雄

关键词:甲状软骨锲形切除, 喉癌, 喉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在喉癌术喉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声带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甲状软骨锲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发音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拔管率为100%;对照组总拔管率为82.61%,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拔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应用于喉癌术中行喉功能重建,可恢复喉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过渡期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监护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10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A组55例和B组48例。 B组由ICU病房直接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A组采用过渡期护理组。比对两组患者干预后GOS、HAMA及HAMD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重返ICU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焦虑及抑郁症状缓解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A组干预后重返ICU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和9.1%,明显低于B组的22.9%和25.0%(P<0.05);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中, A组GOS优良率为78.2%,明显高于B组的45.8%(P<0.05)。对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予以过渡期护理措施,干预效果理想,于其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的运用分析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0例患者的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妇产科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80%被用于术后预防和目标治疗。其中目标治疗占20%,而去甲头孢哌酮有13例用于目标治疗,头孢哌酮中有7例用于目标治疗。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使用者,50%体温升高,40%使用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或小于4×109/L。30%的使用者肺内存在湿啰音,15%的使用者伴有咳嗽咯痰。细菌分离率仅为8%。耐头孢哌酮肠球菌产生,但是没有发现耐头孢哌酮葡萄球菌。妇产科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运用中更要加强管理,采取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对耐头孢哌酮葡萄球菌的产生进行延缓。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3例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观察干预结果。结果 CTD-IL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其中DM/PM主要症状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SLE以呼吸困难为主,RA为咳嗽,pSS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所有患者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损害、发热等症状患者较多。103例患者中,36.9%血气分析结果正常,34.9%患者为低氧血症,23.3%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较少,所占比例仅为4.9%。DM/PM、SLE、RA、pSS、SSc不同类型疾病血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03例患者均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单独治疗、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泼尼松联合氟米特、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等。其中94例患者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 CTD-ILD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方面为主,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林茂煌;张淇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颅针结合康复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针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颅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CP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可明显降低CR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文林;王国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期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期多通道经皮肾镜(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对照组给予I期单通道或多通道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效率高、创伤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叶向东;连学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东茛菪碱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在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抢救中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东茛菪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水肿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水肿消除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9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3%,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东茛菪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抢救患者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起效快,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英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与依托咪酯在老年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选取收治的162例无痛胃肠镜麻醉检查与治疗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给予观察组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后注射依托咪酯,对照组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后注射丙泊酚,对比两组DBP、SBP、RR、HR等生命体征变化、临床不良反应及苏醒、离室时间。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无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DBP和SBP指标有所下降,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均有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离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在老年胃肠镜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依托咪酯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快捷,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思弗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及预防结石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优思弗(UDCA)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及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经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术后服用优思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d,试验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d,试验组TBIL、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半年及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服用优思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结石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恩;尹合坤;李启祥;陈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72例辖区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遵照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等。干预组则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1个月后,测定患者血压值的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了解两组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并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况共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经过不同护理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3.89%,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饮食、锻炼、用药方面的医嘱依从性和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况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江小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侧卧位体位损伤中的应用

    随机选择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针对临床手术中侧卧位体位易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血管神经受压、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情况,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体位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侧卧位体位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承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十二脂肠溃疡的效果观察

    随机抽取8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独应用洛赛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洛赛克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永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对消除严重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住我科的肢体创伤性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消肿治疗)和对照组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均治疗1w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Na+,K+,Cl-等血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过1w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比较,P<0.05,在RICE原则基础上加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RICE原则,且治疗组对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用于严重肢体肿胀的消肿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天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6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临床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足浴对妇科手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经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干预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好,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中药足浴应用于妇科手术前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俭辉;陈水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无1例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秋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观察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经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妇科疾病中,对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且无明显副作用,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优越性。

    作者:莫文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于胎龄儿和足月正常新生儿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变化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小于胎龄儿(SGA)和足月正常新生儿在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SGA,根据其胎龄分成足月组(A组,n=39)和早产组(B组,n=64)。选取同期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对照组(C组)。均于出生后即刻予以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脐血Ghre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其同个体格指标相关性。结果(1)出生时,A、B两组新生儿Ghrelin、TG及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Leptin及IGF-1指标则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Leptin水平高于B组外,其余指标均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三组新生儿Ghrelin水平均同体格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Leptin及IGF-1水平则同体格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GA胎儿期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临床可将脐血Ghrelin、IGF-1、Leptin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斐;黎惠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案追踪法应用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行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重度痔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案追踪法进行追踪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案追踪法应用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爱红;邓惠畅;林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选取收治的494例癌痛患者,根据住院号调取相应的住院病历,通过统计分析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提出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措施。临床涉及麻醉镇痛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缓释片、吗啡口服液、盐酸吗啡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哌替啶。用药基本合理且符合用药三阶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在癌痛治疗中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解除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李兰;罗应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