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供精人工授精患者中的应用

胡雯倩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 心理分析, 对策
摘要: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夫妻255例,在完善病历资料的过程中进行沟通,总结其心理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全程护理。结果临床护理过程中提出了AID全程心理护理的新理念,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提高临床受孕率。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在工作每个环节中重视护理工作。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做好AID每个环节中的全程护理工作,有助于对AID夫妇受孕成功率的提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于胎龄儿和足月正常新生儿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变化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小于胎龄儿(SGA)和足月正常新生儿在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SGA,根据其胎龄分成足月组(A组,n=39)和早产组(B组,n=64)。选取同期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对照组(C组)。均于出生后即刻予以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脐血Ghre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其同个体格指标相关性。结果(1)出生时,A、B两组新生儿Ghrelin、TG及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Leptin及IGF-1指标则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Leptin水平高于B组外,其余指标均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三组新生儿Ghrelin水平均同体格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Leptin及IGF-1水平则同体格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GA胎儿期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临床可将脐血Ghrelin、IGF-1、Leptin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斐;黎惠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在肛肠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研究

    选取我科128例各类肛肠科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肛窦炎8例、直肠炎16例、便秘2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14例,对照组肛窦炎9例、直肠炎15例、便秘30例和溃疡性结肠炎10例。根据肛肠疾病的种类不同,治疗组选用不同组方中药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根据疾病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西药如甲硝唑、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等口服治疗或给予西药如甲硝唑、庆大霉素、奥美拉唑等溶于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组痊愈36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1%。其中8例肛窦炎患者痊愈6例,有效2例;16例直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26例便秘患者痊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1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06%。其中9例肛窦炎患者痊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15例直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30例便秘患者痊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痊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肛肠科疾病选用中医灌肠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选取收治的494例癌痛患者,根据住院号调取相应的住院病历,通过统计分析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提出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措施。临床涉及麻醉镇痛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缓释片、吗啡口服液、盐酸吗啡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哌替啶。用药基本合理且符合用药三阶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在癌痛治疗中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解除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李兰;罗应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的护理

    临床选取9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状况以及患者配合、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配合程度及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97.78%,对照组为80.0%(P<0.05)。综合护理对保胆取石(息肉)患者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柯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从而找到有利于临床及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新辅助化疗周期前后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从而比较根据化疗前后乳腺肿块变化的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与病理结果。结果经过4个辅助化疗周期后,4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4例患者被评价为完全缓解,乳腺肿块在治疗前后的弹性评分的应变比比值均明显减小,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辅助化疗,其评价疗效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效率高,价格经济等优点。和常规的超声检查相比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有所提高。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准确的将化疗后的信息反馈与临床,同时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韩咏峰;蔡少雨;李锐锋;刘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分析妇产科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选取收治手术患者150例,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综合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P<0.05。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烧伤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因烧伤感染于我院皮肤科进行救治的患者350例,将患者创面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针对160株革兰氏阳性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的比较发现,该菌种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0%以上,其中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高达97.5%;而针对敏感率的比较中,该菌种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较高,均在90.0%以上,其中以万古霉素的药敏性高,高达98.1%。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苯唑西林,首选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而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则避免使用四环素,首选亚胺培南的治疗。

    作者:郭正东;梁智;林海波;杨卫国;刘飞;张陈威;秦王驰;霍筱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6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临床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PVP治疗,对照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swestry及椎体高度均有改善,但PKP组椎体高度明显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明显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两种手术均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均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式。

    作者:任中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茵栀黄联合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8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合理喂养、酌情使用抗生素、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达到光照疗法指征应用光疗,胆红素值高于300μmol/L者或有明显低蛋白血症者应用白蛋白或血浆,对于溶血患儿,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和思连康治疗,每天观察患儿胆红素的变化,并统计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两组患儿所需的天数。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48h、96h后胆红素的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2.6moL 以下的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短时间内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率。

    作者:陶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吲哚美辛栓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妇产科对痛经、人工流产和妇科手术术后采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的患者,其中痛经91例,人工流产78例,妇科术后镇痛69例,了解治疗的有效率和常见不良反应,评价吲哚美辛栓的药用价值。91例痛经患者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47例,无效5例,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为94.51%;78例人工流产患者用药后,显效34例,有效40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为94.87%;69例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5例,不良反应7例,总有效率为92.75%。吲哚美辛栓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苏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可以解除神经根对椎间盘的压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患者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头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肝癌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TAMs)能减弱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促进恶性肿瘤的组织重建、血管生成。在动物实验中,特定类型巨噬细胞能促使肿瘤转移,而相关临床研究发现,TAMs和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AMs具有多种表型状态,主要来源于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肿瘤微环境影响巨噬细胞后,使其处于非正常激活状态,即M2型TAMs,其特点是可塑性高、分化不完全。基于巨噬细胞的促肿瘤作用,目前针对巨噬细胞的募集、活化、促血管生成活性、基质重塑、存活等方面制定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入了临床试验。

    作者:刘宇;蒋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出血关系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同时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脑出血26例,脑出血发生率为76.47%,死亡率为61.54%,对照组并发脑出血18例,脑出血发生率为52.94%,死亡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观察组女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管危险因素中,观察组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脑出血的危险性高,且会造成凝血异常,在制定ACS抗栓治疗策略时,应当积极预测出血的风险,应审慎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大限度地控制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丹丹;黄光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应用于鉴别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3例设为胶质瘤组,脑单发转移瘤患者14例设为转移瘤组,术前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像,并对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实质部分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可有效鉴别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健;邱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无1例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秋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其分级中的应用分析

    多模态磁共振是将不同功能的磁共振技术融合到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的一种新兴颅脑成像技术。由于具有精确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检查侵入性低等优势,同时还可以提供颅脑组织解剖、脑部代谢、细胞功能等信息,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本文重点综述了多模态磁共振在诊断脑胶质瘤和对其进行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王恩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9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症状评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江成;万明;周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