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应碧;李兰
目的:对比分析小于胎龄儿(SGA)和足月正常新生儿在脐血Ghrelin、瘦素、胰岛素、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等指标上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SGA,根据其胎龄分成足月组(A组,n=39)和早产组(B组,n=64)。选取同期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对照组(C组)。均于出生后即刻予以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脐血Ghre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其同个体格指标相关性。结果(1)出生时,A、B两组新生儿Ghrelin、TG及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Leptin及IGF-1指标则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Leptin水平高于B组外,其余指标均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三组新生儿Ghrelin水平均同体格指标呈负相关性(P<0.05),Leptin及IGF-1水平则同体格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GA胎儿期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临床可将脐血Ghrelin、IGF-1、Leptin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斐;黎惠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妇产科对痛经、人工流产和妇科手术术后采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的患者,其中痛经91例,人工流产78例,妇科术后镇痛69例,了解治疗的有效率和常见不良反应,评价吲哚美辛栓的药用价值。91例痛经患者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47例,无效5例,不良反应8例,总有效率为94.51%;78例人工流产患者用药后,显效34例,有效40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为94.87%;69例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5例,不良反应7例,总有效率为92.75%。吲哚美辛栓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苏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接受早期综合治疗的康复情况,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门诊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纳的46例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冷疗、关节功能训练、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均接受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评分表以及Lysholm膝关节活动度自评。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慢性滑膜炎、韧带断裂等情况,均顺利度过康复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情况良好,相较于治疗前,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李跃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分析妇产科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选取收治手术患者150例,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综合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P<0.05。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9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症状评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江成;万明;周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胸膜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等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膜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席惠玲;周鹏;刘香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3例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观察干预结果。结果 CTD-IL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其中DM/PM主要症状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SLE以呼吸困难为主,RA为咳嗽,pSS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所有患者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损害、发热等症状患者较多。103例患者中,36.9%血气分析结果正常,34.9%患者为低氧血症,23.3%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较少,所占比例仅为4.9%。DM/PM、SLE、RA、pSS、SSc不同类型疾病血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03例患者均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单独治疗、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泼尼松联合氟米特、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等。其中94例患者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 CTD-ILD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方面为主,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林茂煌;张淇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6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临床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终治疗结果。152例患者的总病死率为32.24%,急诊病死率为14.93%,急诊1h内病死率为8.92%,分诊正确率为93.37%。昏迷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颅脑外伤及各种中毒等。护理人员准确分诊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昏迷患者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潘大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8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合理喂养、酌情使用抗生素、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达到光照疗法指征应用光疗,胆红素值高于300μmol/L者或有明显低蛋白血症者应用白蛋白或血浆,对于溶血患儿,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和思连康治疗,每天观察患儿胆红素的变化,并统计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两组患儿所需的天数。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48h、96h后胆红素的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2.6moL 以下的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短时间内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率。
作者:陶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0例患者的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妇产科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80%被用于术后预防和目标治疗。其中目标治疗占20%,而去甲头孢哌酮有13例用于目标治疗,头孢哌酮中有7例用于目标治疗。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使用者,50%体温升高,40%使用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或小于4×109/L。30%的使用者肺内存在湿啰音,15%的使用者伴有咳嗽咯痰。细菌分离率仅为8%。耐头孢哌酮肠球菌产生,但是没有发现耐头孢哌酮葡萄球菌。妇产科细菌感染糖肽类抗生素运用中更要加强管理,采取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对耐头孢哌酮葡萄球菌的产生进行延缓。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3例,实施微波疗法加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微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则为93.0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疗法联合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润荣;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手术入路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利用在线数据检索法,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手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手术(TEP)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机试验分析和质量评估,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300例患者,TAPP组150例,TEP组150例;两组手术时间、CI、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TEP组术后24h疼痛明显轻于TA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疝修补术均安全、有效,二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率等发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疼痛方面TEP组更有优势,其他方面的区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一平;唐华健;蔡荣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及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2.27%、4.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64%、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孕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胡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经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干预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好,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中药足浴应用于妇科手术前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俭辉;陈水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HE4)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方法应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7例宫颈癌患者,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的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妇女41例,分别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的HE4、SCC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宫颈癌组的SCC、H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病变组,宫颈癌III、IV期患者HE4以及SCC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以及单项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未见明显下降,其准确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相对于单项检测均有所提高。结论人附睾蛋白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评估以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洁飞;陈展泽;梁指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同时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脑出血26例,脑出血发生率为76.47%,死亡率为61.54%,对照组并发脑出血18例,脑出血发生率为52.94%,死亡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观察组女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管危险因素中,观察组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脑出血的危险性高,且会造成凝血异常,在制定ACS抗栓治疗策略时,应当积极预测出血的风险,应审慎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大限度地控制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丹丹;黄光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并颈内动脉迂曲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内动脉迂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双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双侧组,单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单侧组,并选取同期双侧颈内动脉正常患者50例设为正常组。三组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后联合确诊为颈内动脉迂曲,并以TCD行血流动力学评估,比较三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单侧组迂曲侧和非迂曲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Vm、Vs、Vd、P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迂曲可引起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在一定状态下,严重的动脉迂曲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之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夫妻255例,在完善病历资料的过程中进行沟通,总结其心理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全程护理。结果临床护理过程中提出了AID全程心理护理的新理念,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提高临床受孕率。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在工作每个环节中重视护理工作。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做好AID每个环节中的全程护理工作,有助于对AID夫妇受孕成功率的提高。
作者:胡雯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经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妇科疾病中,对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且无明显副作用,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优越性。
作者:莫文年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