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1年后 LVEF、LVMVI、NT-proBNP及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并颈内动脉迂曲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内动脉迂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双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双侧组,单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单侧组,并选取同期双侧颈内动脉正常患者50例设为正常组。三组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后联合确诊为颈内动脉迂曲,并以TCD行血流动力学评估,比较三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单侧组迂曲侧和非迂曲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Vm、Vs、Vd、P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迂曲可引起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在一定状态下,严重的动脉迂曲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之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终治疗结果。152例患者的总病死率为32.24%,急诊病死率为14.93%,急诊1h内病死率为8.92%,分诊正确率为93.37%。昏迷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颅脑外伤及各种中毒等。护理人员准确分诊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昏迷患者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潘大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6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二级预防行为情况及主要不良血管事件进行观察和比较。观察组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出(P<0.05),主要不良血管事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护理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的介入,不仅能促进患者二级预防行为增强,同时有利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减少,对患者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朱小芳;黄松彬;肖冬梅;张红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肝癌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TAMs)能减弱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促进恶性肿瘤的组织重建、血管生成。在动物实验中,特定类型巨噬细胞能促使肿瘤转移,而相关临床研究发现,TAMs和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AMs具有多种表型状态,主要来源于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肿瘤微环境影响巨噬细胞后,使其处于非正常激活状态,即M2型TAMs,其特点是可塑性高、分化不完全。基于巨噬细胞的促肿瘤作用,目前针对巨噬细胞的募集、活化、促血管生成活性、基质重塑、存活等方面制定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入了临床试验。
作者:刘宇;蒋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术中增加使用丝裂霉素,对照组不增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95%(38例),复发率为5%(2例);对照组的痊愈率为85%,复发率为1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庆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3例,实施微波疗法加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微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则为93.0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疗法联合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润荣;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行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重度痔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案追踪法进行追踪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案追踪法应用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爱红;邓惠畅;林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78例肩周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连续治疗7d,休息3~5d,再治疗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局部封闭疗法,注射后,三角巾悬挂固定1d再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肩周炎操作简单,疗效确且,且无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接受早期综合治疗的康复情况,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门诊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纳的46例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冷疗、关节功能训练、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均接受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评分表以及Lysholm膝关节活动度自评。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慢性滑膜炎、韧带断裂等情况,均顺利度过康复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情况良好,相较于治疗前,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李跃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9.0%,6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和低热不适,未出现皮肤坏死和截瘫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虎;周桂荣;孙功能;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技术是监察镇静深度的新方法,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具有一定的灵敏度,自脑电双频指数监护技术出现以来,它已受到医学界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脑电双频指数概述出发,介绍了脑电双频指数的临床应用情况,并阐明了它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希望能为临床工作者提高应用依据,保证患者安全地完成治疗。
作者:朱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分析妇产科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选取收治手术患者150例,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综合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P<0.05。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HE4)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方法应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7例宫颈癌患者,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的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妇女41例,分别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的HE4、SCC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宫颈癌组的SCC、H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病变组,宫颈癌III、IV期患者HE4以及SCC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以及单项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未见明显下降,其准确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相对于单项检测均有所提高。结论人附睾蛋白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评估以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洁飞;陈展泽;梁指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我科128例各类肛肠科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肛窦炎8例、直肠炎16例、便秘2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14例,对照组肛窦炎9例、直肠炎15例、便秘30例和溃疡性结肠炎10例。根据肛肠疾病的种类不同,治疗组选用不同组方中药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根据疾病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西药如甲硝唑、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等口服治疗或给予西药如甲硝唑、庆大霉素、奥美拉唑等溶于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组痊愈36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1%。其中8例肛窦炎患者痊愈6例,有效2例;16例直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26例便秘患者痊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1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06%。其中9例肛窦炎患者痊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15例直肠炎患者痊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30例便秘患者痊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痊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肛肠科疾病选用中医灌肠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机选择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针对临床手术中侧卧位体位易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血管神经受压、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情况,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体位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侧卧位体位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承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弹道碎石术与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6例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分为A组(32例)和B组(44例),A组行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手术,B组行TURP联合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术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A组术后的PVR、IPSS显著低于B组,Qmax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联合膀胱小切口手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具有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症状改善显著、疗效确切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林军;张志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在基层医院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44%(152/156)。结论在基层医院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治疗满意度高,有助于2型糖尿病在乡镇等基层的控制。
作者:曾昭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对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无1例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秋仁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