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琴
探讨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选择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使用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例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及1年和2年生存率,并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观察组1年局部控制率及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放疗联合使用替吉奥,其血药浓度相对于使用5-氟尿嘧啶者而言,能得到更好的提高,从而增强抗肿瘤效应,减少毒副作用,其口服给药安全、生物利用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确诊的9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入选对象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加服安慰剂,研究一组治疗采用卡托普利,研究二组治疗采用氯沙坦,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经治疗1w时LVDd、IVSd、LVPWd、LVEF、LVMI指标三组间比较均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24w后研究一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二组上述各项指标与研究一组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均有较好的阻抑作用,且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两者疗效相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血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PAI-1及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符合NAFLD诊断标准,经超声检查确诊为NAFLD患者38例,按血甘油三酯水平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2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血糖、尿酸、PAI-1、APN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患者TG、PAI-1、APN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TG、PAI-1水平显著升高,APN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TG、PAI-1、APN水平与观察A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NAFLD患者PAI-1和APN水平受血甘油三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PAI-1升高和APN降低,临床诊治中观察NAFLD患者PAI-1和APN水平的变化,可以为防治NAFLD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程海燕;朱圣炜;吴文君;卜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对干眼症患者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36/4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79%(25/3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结论 氧雾化联合中药内服及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玲;张志辉;周艺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泌尿道护理在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尿路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4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泌尿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围产期护理,泌尿道护理组产妇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泌尿道护理,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VAS评分、尿路系统并发症发生和满意度情况. 结果 泌尿道护理组产妇分娩后各时段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道护理组产妇分娩尿路感染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道护理组产妇分娩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道护理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尿路疼痛症状,降低分娩后尿路感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产妇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93例,甲组应用张力带固定治疗,乙组应用改良张力带治疗,丙组应用异形接骨板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 乙组与丙组优良率(96.67%)、(93.75%)显著高于甲组(80.65%),三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骨鹰嘴骨折应用异形接骨板与改良张力带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探讨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 选取用于临床研究的13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疗效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夏宝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中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站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262例无偿献血者和7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的血小板,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供血者和患者的HPA1-5系统进行等位基因分型, 同时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的血小板制剂并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配型结果相合后给予输注. 结果 70例需输注血小板患者经血小板基因配合后,相吻合的血小板有31例(吻合组),未配型者39例(对照组),其中吻合组血小板输注后CCI1h和CCI24h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结论 在血小板输注中应用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的产生及输注无效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输血疗效和安全性,安全便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旷洁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例5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完成4个疗程,33例完成6个疗程,9例完成8个疗程;完全缓解患者3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治疗有效率为44.2%;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均给予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症处理后缓解; 其中以白细胞减少 (90.4%)、 恶心呕吐(94.2%)发生率高;但两者III~IV级发生率仅为21.6%、21.2%.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较理想,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将纳入研究的进行手术的120例患儿根据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术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术后及随访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患儿的疼痛程度.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轻度疼痛的比例(56.67%)明显多于对照组(31.67%),重度疼痛的比例(8.33)明显少于对照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
作者:林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IgG、IgM、Ig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 6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依据干预对策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分析护患纠纷相关因素,给予对照组直接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同时干预护患纠纷相关因素,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中,应该针对护患纠纷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建立良好院前急救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发生,提高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质量.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对照组48例仅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外固定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和VOS评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12个月后,患者骨折情况均得到一期愈合,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58%(31/48),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3.33%(50/60),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和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效果,且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外周同步静脉换血)和对照组(蓝光照射)各60例,对比两组胆红素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换血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同步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操作简单,掌握好换血速度和量范围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赵庭鉴;韦定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诊断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对其口服降糖药物药的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口服降糖药使用居前3位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降糖药联合用药的比例高达83.64%,以双胍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用药为主. 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个别不合理情况,需加以改进.
作者:劳荣巨;温坚坤;阮锦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86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导升明进行治疗,试验组则给予非诺贝特治疗. 两组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和显效率 (95.35%、81.4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48.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3,4.0737,P<0.05). 经过治疗2年后,且试验组TG和L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非诺贝特可显著提高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3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生理参数,术后1d、术后5d腹胀、恶心呕吐、肠梗阻等胃肠临床症状评分及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病理生理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d,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华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照组经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SPAP、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有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经环磷酰胺冲洗治疗,可显著降低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畅;李松兴;张良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取伦教社区50例预计寿命>6个月的癌症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能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社区护理后,50例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采用社区护理前,疼痛程度也较前明显缓解,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美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8.0%(22/2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8.0%(17/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NYHA 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LVEF、T4、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剂量甲状腺素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效果,心功能状况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韦文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