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助式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观察

李云;袁丽华;周云英;黄颖梅

关键词:自助式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命质量
摘要:将112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加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出院后6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总体健康及自我评价方面,较观察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后在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心率、空腹血糖方面,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有极显著差异(P<0.001).自助式心脏康复护理能够降低冠心病可逆性危险,对经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加上该护理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深度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模式组(H组,n=20)与CSI稳定模式组(C组,n=20),H组以控制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20%,心率60~100次/min内为目标实施麻醉,C组以控制患者CSI值在40~60内为目标实施麻醉;记录术中知晓例数、插管、切皮,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及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两种麻醉模式患者均无术中知晓,两组中插管,气腹时血压、心率超出目标范围与CSI值超出目标范围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与CSI的相关性均高于心率与CSI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率相比,血压更好的反映麻醉深度;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无法同时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王天海;段文明;张冰;胡建军;赵红玉;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替加氟联合奈达铂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疗效分析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已经病理确诊的Ⅱb~1V期宫颈癌患者70例,年龄22~75岁,采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替加氟联合奈达铂治疗组(A组,n=35)和替加氟联合顺铂治疗组(B组,n=35);A组患者奈达铂治疗方案为40mg iv d1-3;B组患者顺铂治疗方案为40mg iv d1-3,两组患者替加氟治疗方案及放疗计划相同,替加氟均为1.2giv d1-3,与奈达铂或顺铂同步进行;放疗开始第1周和第4周化疗;放疗计划:两组均采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后装治疗,盆腔体外放射治疗DT 50 Gy/2 Gy/25f,腔内后装放疗4次,每次6Gy;两组患者完成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同程度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氟联合奈达铂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与替加氟联合顺铂疗效相似,但毒副反应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吴文清;傅志超;王占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治疗后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治疗后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应用呼吸机治疗后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4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应用碳酸氢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制霉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口腔pH值变化情况,以及真菌持续感染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口腔pH值为6.7±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持续感染时间为7.5±1.8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为16.1±4.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治疗后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得到显著地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方溢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结分析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护理经验.对低血压者采取护理措施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101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29次;终止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6%.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18例患有不同发热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68例)和治疗组(非细菌感染50例),同期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PCT、PA含量及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C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P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

    作者:金善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PCT与hs-CRP相关性的研究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患儿711例,同时检测血清PCT检测和全血hs-CRP,利用ROC曲线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以PCT0.25ug/ml为阳性,hs-CRP结果0.960为佳的阳性截断值,PCT和hs-CRP存在相关性(P<0.05).PCT与hs-CRP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冯广满;蒋旺珍;罗配红;吴见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合理性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医嘱的合理性,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240例,观察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 非手术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23.33%,高于手术科室为10.00%,非手术科室中肝病科、结核病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较高;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前3位的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医嘱超量及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结论 应根据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以及特殊人群用药方法开具抗菌药物处方,以进一步促进住院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董雁;王泽荣;唐雍艳;曹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一站式健康教育方式对减少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分析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所注册的育龄妇女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100例接受一站式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为观察组;100例常规怀孕分娩的妇女为对照组,另选100例19~38岁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心理测评的阴性对照组.观察孕前、孕期、产后孕妇心理状况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心理测评结果,与正常值比较观察组孕周(≥29周)时S-AI、T-AI接近正常,P>0.05.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结果表明,妊娠反应、下肢水肿、子痫、自然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早产、前置胎盘、产后病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延长、产钳分娩、侧切分娩、剖宫产、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先天缺损、死婴的比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01).一站式健康教育服务有利于改善孕前、孕期、产后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邹海英;刘丽秀;周根莲;王瑛;肖苏兰;庞金凤;郭淑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和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治疗疗程8w,治疗前后采用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SR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照组中治疗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1.1%;对照组中治疗显效17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媛;李正武;陈宝如;蔡芳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综合康复模式在早期中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模式干预.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综合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早期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肢体障碍程度,应用价值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7例疗效分析

    2012年2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77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42例,应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旁植骨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35例,应用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9%,并发症发生率为4.8%;B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4%,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康复.将融合组手术与单纯减压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苏华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108例,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CRP、TG、TC、LDL-C、LDL-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FBG和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Ⅱ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尿酸独立相关.结论 Ⅱ糖尿病患者并血管病变与血尿酸水平存在较大的关联,监测血尿酸的水平,对于Ⅱ糖尿病患者预测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血磷、血钙、血浆白蛋白水平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血钙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中,能够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值,改善机体钙、磷代谢紊乱症状,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震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无牵拉脑保护术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开颅手术中运用无牵拉脑保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3d后发生迟发血肿.开颅手术中使用无牵拉脑保守术能减少对脑组织牵拉伤的发生,保护重要功能区脑组织,达到手术过程中的微侵袭.

    作者:徐文华;高翔;梁锐;程毛锋;唐尤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80例纳入研究,根据透析过程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透析效果以及透析过程中不良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优于对照组;透析后3个月时,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透析过程中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透析依从性、改善透析效果、缓解透析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血液透析时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阳性率.90例患儿中,总阳性率35.6%.其中,男性抗体阳性率为32.1%,女性中抗体阳性率为42.5%,男女比例差异明显(P<0.05);夏季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1.7%,冬季为50.1%,两者差异明显(P<0.05),春、秋季为33.3%及35.1%,差异不明显(P>0.05);3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为23.8%,3~5岁阳性率为50.0%,5岁以上组阳性率66.7%,可见年龄不同阳性率有所差异(P<0.05).运用被动凝集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叶秀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4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34例髌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16例,实施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术.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情况、固定器取下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关节活动优良率均为93.75%,略高于对照组的83.33%、77.78%(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固定器取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采用抓髌器经皮外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张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低体温的效果

    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9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术中与术毕时段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体温较对照组患者更加稳定、正常(P<0.05).观察组躁动与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15.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31.1%(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开展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可有效预防术后低体温,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1例报道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广大女性避孕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等优势,深受广大育龄期妇女的欢迎[1].虽然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但其仍存在宫内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到盆腹腔,可造成肠管、膀胱、卵巢等盆腹腔脏器损伤,甚至个别文献报道引起肠梗阻肠坏死大段切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近日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黄斌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研究

    选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骨科接诊的59例患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以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邻椎前间隙高度为4.43± 0.14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13cm,治疗6个月后Cobb角(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较治疗前E级所占比例6.78%,治疗后49.15%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备复位好等明显优势.

    作者:孙国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