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平注射液在菌阳肺结核患者初治中的效果观察

李平权

关键词:利福平注射液, 菌阳肺结核, 初治
摘要: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异烟肼以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基础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口服,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B两组,而B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痰菌转阴率(80.00%)及治疗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95.00%)均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且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略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关节置换、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但PFNA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较有优势。

    作者:万仲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盆外固定支架联合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踝上骨牵引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踝上骨牵引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治疗,氨氯地平组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予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8周末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下降值、不良反应均优于另外两组(P<0.05)。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军;梅冬环;刘汉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门诊输液室进行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德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磁共振敏感加权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1月曾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98例患者,依次行 T1WI、T2WI、T2FLAIR、DWI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SWI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在显现脑内微出血(CMB)数目以及检出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32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了CMB灶207个;T1WI共检出CMB灶19个,检出敏感性为9.2%;T2WI共检出CMB灶36个,敏感性为17.4%;T2FLAIR序列共检出CMB49灶个,敏感性为23.7%;DWI序列检出CMB 灶122个,敏感性为58.9%。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率高。结论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SWI技术能明显提高CMB病灶的检出数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粥样斑块、调酯,抑制交感神经奋性,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LDL-C、TG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远小于观察组(96.0%),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血脂水平,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预防二级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将收治并确诊的68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而试验组37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及治疗满意度情况。试验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近端胃癌根治效果显著,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患者治疗满意度也较高,进而增加其术后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廖毅平;刘兴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试验组2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排气时间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身体损伤较小,疼痛程度低,恢复时间短,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高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对眼科患者的影响研究

    将我院90例眼科患者抽签随机共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应用细节护理理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环境、感染、用药、饮食的细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03±5.86、42.83±6.03分,与对照组50.11±4.39、52.76±5.34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整体评价优良度91.11%,与对照组77.78%比较显著较高(P<0.05)。细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852例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的脐血标本852例,采用脐血毛细管电泳法来筛查这些标本中患有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人数并与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情况作比较,借此来研究脐血毛细管电泳法的筛查可行性及其工作效率情况。结果对852例新生儿脐血样本的筛查过程中发现,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4,而采用脐血电泳法检测诊断出的阳性例数为354。其中电泳法对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脐血标本检测的灵敏度为100%;而对静止型和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8.73%、95.86%,特异性分别为83.11%、85.35%。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各种基因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赵立元;王东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就诊于本卫生院泌尿科的48例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总结患者治疗前后的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48例患者中,20例痊愈(41.67%),13例显效(27.08%),9例有效(18.75%),6例无效(12.50%),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50%;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后的大尿流率要明显大于治疗前。对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进行电切术治疗,不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意义。

    作者:关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780例输血患者归为观察组,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800例输血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不规则抗体产生因素及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3次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明显低于对照组0.46%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龙宏;李伟其;祁妙华;缪海婷;黎敏华;李凤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替代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疗效分析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电化学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NSE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但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3项血清标志物水平之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肺癌、肺腺癌、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敏感度高分别为CA19-9、CEA、CA19-9、CA19-9、NSE。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同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A19-9、NSE、CEA等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对肺癌早期具有显著诊断价值,提高对肺癌诊断灵敏度和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为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除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分析

    选取62例脂溢性脱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除脂生发胶囊,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7.10% vs 64.52%),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新发和脱发生长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上除脂生发胶囊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Leep术+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1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163例,仅接受leep术治疗,观察组208例,采取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次成功率与治愈率分别为99.0%与100.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1±0.6d、42.1±5.3d,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出血量为10.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的同时,需重视对术后继发感染与出血的预防,配合使用止血消炎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烨;符彩霞;余珍;李春莲;钟俏;万外英;伍慕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奥司他韦与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与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儿100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奥司他韦组(n=50)和抗病毒口服液(n=50)组。奥司他韦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抗病毒口服液组采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统计奥司他韦组和抗病毒口服液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奥司他韦组疗效显著的患者比例和总体治疗有效率均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治疗后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则低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5)。结论奥司他韦较抗病毒口服液可更有效地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降低患儿的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奥司他韦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汉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症肝破裂患者抢救中应用绷带堵塞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破裂患者,依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绷带堵塞术,对照组行肝内填塞修补。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3.3%,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死亡率为20.0%,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重症肝破裂患者中,绷带堵塞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从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130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按体检编号随机选取65例设为观察组,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前质量控制,将另外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对比两组常规尿检查效果。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合格标本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尿检人员满意度,减少标本不合格发生率,可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莫尚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