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莫尚鹏

关键词:前质量控制, 尿液常规检验, 效果
摘要: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从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130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按体检编号随机选取65例设为观察组,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前质量控制,将另外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对比两组常规尿检查效果。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合格标本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尿检人员满意度,减少标本不合格发生率,可大力推广运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胆囊炎胆结石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3.18%(4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36例),上述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腹腔镜手术比之开腹手术,在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中,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贵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了解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6例产科护士发生的职业暴露方式,研究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防护意识。结果26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方式中,黏膜暴露为16例,锐器刺伤为7例,其他为3例。结论产科护士的黏膜暴露发生率很高,一些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娟娟;夏建新;汪文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忠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借助卢丁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添加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好转率95.0%、不良反应总率5%和对照组好转率75.0%、不良反应总率2.5%相比,好转率差异性明显(P<0.05),不良反应差异性不明显(P>0.05)。临床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期间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患者临床视力现状,提高疾病好转率,意义重大,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陈瑞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内科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内膜炎患儿40例的临床资料,均予以超声检查,同时予以血、赘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处理,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等予以合理的内科治疗。总结诊断与治疗结果,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生活质量。培养结果显示致病多为草绿色链球菌,其次为口腔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过合理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85.00%,而且无死亡病例;治疗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及血、赘生物培养等检查,可及时确诊,之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李建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拉美兹呼吸减痛法与无痛分娩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A、B两组(各70例),A组患者采用拉美兹呼吸减痛法进行分娩,B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等。A组有63例顺产、7例(10.0%)行剖宫产,B组有61例顺产、9例(12.9%)剖宫产,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顺产产妇的疼痛程度、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B组(P<0.05)。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拉美兹呼吸减痛法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促进正常分娩,同时也能避免无痛分娩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且无需增加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分娩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媛;单斌;尹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

    目的:研究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96例经过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开腹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56例患者通过腹腔镜经胆囊管超低胆道镜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1例手术成功,占90.07%,手术时间为76.9±2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对照组患者中38例手术成功,占86.37%,手术时间为138.4±39.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4±1.9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结论胆道结石患者通过胆囊管超细胆道镜实施治疗,有效的避免了放置T管和切开胆总管,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涛;郭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学前儿童正常阑尾的超声检查方法探讨

    将185例来院既往无阑尾炎病史的学前儿童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超声检查,比较高频探头右下腹麦氏点任意扫查法(麦氏点任意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移动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和右侧腹纵横切升结肠盲肠法(盲肠纵横切法)对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并记录三种方法检查用时。麦氏点任意法对儿童的正常阑尾显示率为93.5%,其用时为132±12S。与其他两种常用检查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氏点任意法在学前儿童的正常阑尾检查中有明显时间优势。

    作者:许锦富;谢玉珏;王涛;刘龙魂;邓鹏飞;张龙娟;李海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法之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项内容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使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杨茂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2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6例。将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中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都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中医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吞咽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气管结核的护理体会

    探析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气管结核的有效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03例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应用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10/52),低于对照组的35.3%(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强化杀菌效果,可进一步强化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罗惠玲;叶艳珍;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852例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的脐血标本852例,采用脐血毛细管电泳法来筛查这些标本中患有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人数并与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情况作比较,借此来研究脐血毛细管电泳法的筛查可行性及其工作效率情况。结果对852例新生儿脐血样本的筛查过程中发现,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4,而采用脐血电泳法检测诊断出的阳性例数为354。其中电泳法对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脐血标本检测的灵敏度为100%;而对静止型和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8.73%、95.86%,特异性分别为83.11%、85.35%。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各种基因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赵立元;王东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效果

    选取2014年3~12月我院收治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7例。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影响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常规组8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C、TG、LDL-C、IMT水平低于常规组,HDL-C水平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硬化发展。

    作者:杨生平;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幽门螺杆菌对GES-1细胞Bax mRNA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Hp)培养上清作用GES-1细胞,研究细胞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组:(1)不同浓度NCTC11637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组(1.3875mg/ml),B组(2.775mg/ml),C组(5.55mg/ml);(2)不同浓度NCTC11639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1.875mg/ml),B(3.75mg/ml),C(7.5mg/ml);(3)阴性对照组(Hp培养液);(4)空白对照组(DMEM)。各组作用GES-1细胞时间均为24h、48h、72h,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2.775mg/mlNCTC11637上清和3.75mg/mlNCTC11639上清作用GES-1细胞48h后BaxmRNA均显著上调(P<0.01~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Hp培养上清液可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内Bax的表达,提示Hp可能通过激活Bax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周云;朱锦;吕农华;黄才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高血压肾病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 C2组(对照组56例):临床选择前列地尔治疗;C1组(观察组56例):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血清、尿液血管紧张素Ⅱ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效延缓,将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有效降低,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喜炎平注射液优化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将收治的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退热等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常规指标的差异。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优化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有效降低白细胞计数,进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曾宪炳;许玉仁;宋文明;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乳酸以及肌酐含量对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与正常人群进行血乳酸、血肌酐体内含量比较及其预后影响情况。方法在2013年9月~2015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医问诊的有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病人,随机挑选出78例聚成一组,即本研究的重症组。通过与同期收集的78例无胰腺炎疾病的正常人做对照,比较两组成员体内血乳酸和血肌酐含量变化及预后影响情况。结果有SAP相应表现的重症组成员在住院24h内及住院期间的总体血乳酸、肌酐含量都高于健康组成员且其差异较大(P<0.05);重症组中患SAP的死亡率为(58.97%)远高于健康组的死亡率(1.28%且为与SAP无关的人为事故死亡);重症组并发症种类及数目较多而正常人中没有发生类似病症;重症组中死亡人员的血乳酸和肌酐含量都比健在人员的高,上述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P值小于0.05)。结论机体内血乳酸以及肌酐水平含量对SAP病人的早期发现和预后影响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继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二聚体及凝血3项联合检测预防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对应用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各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较非孕女性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胜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选取43例(4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眼压低于术前(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性并发症。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云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除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分析

    选取62例脂溢性脱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除脂生发胶囊,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7.10% vs 64.52%),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新发和脱发生长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上除脂生发胶囊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