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何云梅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摘要:选取43例(4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眼压低于术前(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性并发症。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征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妊高征(PIH)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母婴预后情况。1疗程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尿酸、胱抑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母婴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治疗PIH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及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舒伟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二聚体及凝血3项联合检测预防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对应用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各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较非孕女性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胜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共568例,分别采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与尿样本细菌培养法检测,以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作为两种检测方法的金标准,分析尿液有形成分与尿培养的临床诊断价值。采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法检测出病原菌阳性率为35.4%,尿液细菌培养法检测出病原菌阳性率为28.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法检测结果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以及准确度等均低于尿液细菌培养法检测,其中真阳性率、阴性预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迅速、重复性高、准确性好等特点,对于早期尿路感染筛查具有重要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周陆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在心绞痛斑块性质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心绞痛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冠脉狭窄≥50%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CTA成像,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CTA影像的斑块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总斑块数检出中,UA组患者主要以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为主,SA组患者则以钙化斑块为主,数量与UA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总软斑块数(OR=1.10795%CI 1.018~1.154)、病变血管软斑块(OR=0.95295%CI 0.922~1.301)可作为UA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对冠脉斑块的检出及性质判断敏感度较高,临床可应用CTA明确斑块性质,初步进行心绞痛类型的鉴别以及心绞痛发作的预警。

    作者:殷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检查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43例急腹症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121例,采用开腹探查并治疗)和腔镜组(122例,采用用腹腔镜检查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腔镜组中转开腹手术者3例,确诊率98.54%,漏诊率2.46%,开腹组确诊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腔镜检查和治疗具有确诊率高、治愈率高、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相比开腹治疗更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松兴;陈志伟;张远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62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气腹后10min、术毕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麻醉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导管拔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恶心呕吐率和追加镇痛药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措施具有苏醒快、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作者:张苑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

    目的:研究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96例经过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开腹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56例患者通过腹腔镜经胆囊管超低胆道镜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1例手术成功,占90.07%,手术时间为76.9±2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对照组患者中38例手术成功,占86.37%,手术时间为138.4±39.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4±1.9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结论胆道结石患者通过胆囊管超细胆道镜实施治疗,有效的避免了放置T管和切开胆总管,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涛;郭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中的应用体会

    112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下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愈率,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黄小桃;毛军生;周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计75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5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实施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法;而对照组则只实施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两组于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主要包括血压与Hcy。研究组于治疗后血压的控制情况较好,有效率高达87.5%;而对照组于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却比较不乐观,有效率仅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不论是血压状况,还是Hcy,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研究组于治疗后所体现出来的Hcy,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依那普利叶酸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Hcy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智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替代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疗效分析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Leep术+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1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163例,仅接受leep术治疗,观察组208例,采取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次成功率与治愈率分别为99.0%与100.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1±0.6d、42.1±5.3d,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出血量为10.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的同时,需重视对术后继发感染与出血的预防,配合使用止血消炎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烨;符彩霞;余珍;李春莲;钟俏;万外英;伍慕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菌阳肺结核患者初治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异烟肼以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基础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口服,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B两组,而B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痰菌转阴率(80.00%)及治疗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95.00%)均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且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平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程护理用于胆道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选取我院胆道外科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胆道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胆道外科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措施,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分析

    选取本院150例患有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前提下服用羟考酮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判和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生活质量方面同样观察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明显,更加安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洪志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测量CT灌注值(主要包括血容量、血流量、肝动脉分数、平均通过的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等),对比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不同大小肝癌病灶间各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病灶和肝硬化实质的CT灌注参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 灌注成像能够全面准确的显示肝癌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汉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胆囊炎胆结石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3.18%(4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36例),上述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腹腔镜手术比之开腹手术,在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中,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贵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观察

    选取5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进行控制,禁止使用肾毒性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进行治疗,1次/d,一共2w,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地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ACR下降趋势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有效的使尿白蛋白明显的下降,但是对肾功能方面的指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前列地尔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赛英;肖惠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在顺铂基础上分别加用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C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III-IV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何学军;姜勇;王露;崔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乳腺癌运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1min和289ml,对照组分别为202min和40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优16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0%(27/30),对照组优11例,良9例,优良率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3%(4/30),对照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王万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观察

    选择25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病例皆行鼻内镜手术。2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7例。术后两组皆予激素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予鼻腔冲洗。两组皆治疗14w,分别于术后7、14、28d观察术腔清洁情况。观察治疗结后黏膜愈合情况。四周结束时术腔清洁率、治愈率、有效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林曼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