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观察

余赛英;肖惠芳

关键词:前列地尔, 高龄, 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
摘要:选取5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进行控制,禁止使用肾毒性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进行治疗,1次/d,一共2w,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地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ACR下降趋势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有效的使尿白蛋白明显的下降,但是对肾功能方面的指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前列地尔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CT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理结果不同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50例。对患者均测量平扫CT值、增强20s、60sCT值、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REV)。分析平扫及增强时CT变化情况。结果良性组平扫CT值、增强20s、60s 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波;叶贵生;方良毅;陈伯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观察

    选取5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进行控制,禁止使用肾毒性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进行治疗,1次/d,一共2w,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地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ACR下降趋势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有效的使尿白蛋白明显的下降,但是对肾功能方面的指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前列地尔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赛英;肖惠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伴焦虑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将我院84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联合基础护理与单一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变化。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45.60±7.06、47.30±3.33)分 vs 对照组(55.60±7.16)分、(59.30±4.64)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3d、7d的VAS评分分别7.04±1.26、4.13±1.05、2.34±1.26分,与对照组7.20±1.30、5.20±1.64、3.60±1.18分比较,除24h外均显著较低(P<0.05)。对普外科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主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B超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B超鉴别和术后病理诊断,通过与金标准对比,分析B超诊断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肿、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癌的准确性。结果恶性甲状腺肿块(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中,B超的诊断率与病理诊断诊断率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良性甲状腺肿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肿)的诊断率间则存在明显差别(P<0.05)。 B超可根据肿块的形态、数量、回声情况进行鉴别诊断,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对于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准确性较高,值得在术前诊断、筛查中应用,但B超对于良性甲状腺肿块病型鉴定的误诊率较高,并不能作为医师对甲状腺肿块病型进行鉴定的唯一依据,临床诊断中还应结合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试验组2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排气时间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身体损伤较小,疼痛程度低,恢复时间短,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高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术后应用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的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腹腔镜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未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门诊输液室进行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德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组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肾炎康复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cr、24h尿蛋白、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联合应用肾炎康复片和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沈明亮;林永明;陈英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不同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8”字缝合法,试验组给予荷包缝合法。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4.12±9.49ml,手术时间为22.89±8.60min,术后出血量为18.35±4.37ml;对照组分别为75.34±12.01ml,33.23±10.55min,32.67±12.59ml。试验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宫颈管粘连,试验组未发生,P>0.05。对于进行宫颈锥切手术的患者应当采取荷包缝合的方式,此种方式操作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红;王春艳;李彦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观察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及酸碱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患者来讲,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酸碱度等指标,而且还能改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育南;黄德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

    选取于2009年9月~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儿不同治疗时间骨髓细胞涂片共420份,由血液形态学检验师对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及原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并提供意见。本组有26份(6.19%)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均判断取材稀释,且均未描述骨髓增生程度,其余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均判断骨髓取材良好,其骨髓增生程度与原始报告基本吻合。本组有13份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描述染色偏深或偏浅,其余89份均描述染色良好;本组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检验结论基本吻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综合水平,对提高检验人员骨髓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建立规范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模式是一次必要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张杰;罗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食管癌经由左胸颈入路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三切口吻合,观察组行左胸颈入路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中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性。观察组并发症综合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食管癌的治疗可通过常规器械方式操作,相对于传统手工吻合而言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君;周云飞;谢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4%;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包块直径、血β-HCG以及血孕酮的检测结果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安全有效,还能够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得以保留,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海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粥样斑块、调酯,抑制交感神经奋性,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LDL-C、TG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远小于观察组(96.0%),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血脂水平,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预防二级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选择收治的132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措施外进行额外的人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情绪状况角度观察护理效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患者除了焦虑的负面情绪外对其余的消极情绪降低作用明显强于只有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4.2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48%,两组情绪和满意度差别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对降低肺结核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作者:刘玉珍;饶菊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电化学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NSE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但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3项血清标志物水平之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肺癌、肺腺癌、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敏感度高分别为CA19-9、CEA、CA19-9、CA19-9、NSE。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同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A19-9、NSE、CEA等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对肺癌早期具有显著诊断价值,提高对肺癌诊断灵敏度和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为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从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130例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按体检编号随机选取65例设为观察组,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前质量控制,将另外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对比两组常规尿检查效果。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合格标本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尿检人员满意度,减少标本不合格发生率,可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莫尚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C、TG等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马子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治疗,氨氯地平组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予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8周末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下降值、不良反应均优于另外两组(P<0.05)。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军;梅冬环;刘汉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2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6例。将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中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都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中医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吞咽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