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目的通过不同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Hp)培养上清作用GES-1细胞,研究细胞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组:(1)不同浓度NCTC11637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组(1.3875mg/ml),B组(2.775mg/ml),C组(5.55mg/ml);(2)不同浓度NCTC11639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1.875mg/ml),B(3.75mg/ml),C(7.5mg/ml);(3)阴性对照组(Hp培养液);(4)空白对照组(DMEM)。各组作用GES-1细胞时间均为24h、48h、72h,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2.775mg/mlNCTC11637上清和3.75mg/mlNCTC11639上清作用GES-1细胞48h后BaxmRNA均显著上调(P<0.01~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Hp培养上清液可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内Bax的表达,提示Hp可能通过激活Bax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周云;朱锦;吕农华;黄才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118例患阴囊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3%硼酸洗剂湿敷,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洗剂湿敷。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34/59,57.6%)高于对照组(28/59,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35,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92,P<0.05);对照组阴囊湿疹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8,5.17%)低于对照组(10/59,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能缩短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世平;刘进先;鲁昌宇;黄发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我院90例眼科患者抽签随机共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应用细节护理理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环境、感染、用药、饮食的细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03±5.86、42.83±6.03分,与对照组50.11±4.39、52.76±5.34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整体评价优良度91.11%,与对照组77.78%比较显著较高(P<0.05)。细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8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采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h及24h阴道出血量亦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8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小于对照组(19.05%,P<0.05)。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可较好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晏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实施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排气时间更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锡平;李婧;梁如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先进行胫骨截骨,观察组先进行股骨截骨。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且比较两组在术前和术后6、12w膝关节置换前后活动度和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活动度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6、12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先进行股骨截骨,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晋;颜斌;施向春;王坤;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术效果及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5月收治的20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100)和地佐辛组(D组,n=100),S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D组采用地佐辛麻醉,监测患者麻醉前(T0)、意识消失即刻(T1)、扩张宫颈时(T2)及术毕苏醒时(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呼吸(RR);记录术后5、15、30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5、15min宫缩疼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30min宫缩疼痛较S组更轻,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地佐辛与舒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相似,都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地佐辛术后清醒时间短,而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还能够持续减轻术后宫缩痛程度,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青松;李焕芬;李玉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配合艾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将入选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取针灸治疗及针灸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同时JOA评分、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配合艾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如祥;杨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踝上骨牵引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和股骨踝上骨牵引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破裂患者,依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绷带堵塞术,对照组行肝内填塞修补。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3.3%,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死亡率为20.0%,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重症肝破裂患者中,绷带堵塞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血浆脂联素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糖尿病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月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的12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被进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被进行术后的常规治疗,对比两个组别,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根据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判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大于对照组(43.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视力提升幅度较大,眼部的炎症也较少,对患者的视力有着很大的改善。医护人员通过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术后问题,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患者的视力大幅度提升,且眼部的炎症发生率较少,患者对此项满意度极高。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性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则静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较对照组的78.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荣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25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病例皆行鼻内镜手术。2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7例。术后两组皆予激素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予鼻腔冲洗。两组皆治疗14w,分别于术后7、14、28d观察术腔清洁情况。观察治疗结后黏膜愈合情况。四周结束时术腔清洁率、治愈率、有效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林曼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24例,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进行诊断。与临床常用闭式引流取胸腔积液行细胞病理、影像学进行分析对比,评价其诊断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胸腔镜组确诊率为100%(24/24),闭式引流组确诊率为79.2%(19/24),胸腔镜组确诊率明显高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4例患者中胸腔镜下多部位取材的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率为100%(24/24)。总计确诊病例24例,阳性15例(结核12例、肿瘤3例),慢性炎症9例。闭式引流组24例患者确诊率为66.7%(16/24)。总计确诊16例,阳性10例(结核8例、肿瘤2例),慢性炎症6例,原因不明8例。内科胸腔镜是一种诊断率高、简便、安全、创口小的诊疗手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琨;文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理结果不同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50例。对患者均测量平扫CT值、增强20s、60sCT值、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REV)。分析平扫及增强时CT变化情况。结果良性组平扫CT值、增强20s、60s 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波;叶贵生;方良毅;陈伯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84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高千伏胸片摄影,观察组则采取DR摄片诊断方式。观察两组胸片质量以及摄片清晰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的1级胸片质量占比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摄片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尘肺病筛查工作中,数字化X线摄影具有极佳的成像质量,其能够清晰显示肺内解剖标志,有力支持了尘肺病筛查工作,具有积极的检测意义。
作者:黄宁;李丽霞;左金宝;伍武;黄建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牙周病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甲硝唑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阿西莫林、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组菌斑指数0.92±0.12分,对照组1.22±0.51分;治疗组出血指标0.42±0.15分,对照组0.78±0.66分,治疗组两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梁自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探究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cm)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130例(200个肝微小病灶)患者资料,均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将二维彩超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具体检查结果。在35例原发性肝癌中,动脉期24例为整体快速增强;在25例转移性肝癌中,动脉期12例环状类增强;观察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比对照组高(P<0.05)。微小肝癌患者行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诊断价值均较高,但超声造影能够使疾病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崔伟珍;李颖仪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