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胃镜、超声造影检查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本组患者的胃肠超声造影声像图,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结果发现:(1)声像图表现,胃底部黏膜为波浪状,向胃腔内隆起,胃壁厚度增加,扩张的胃底静脉表现为黏膜下有迂曲、短棒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2)胃肠超声造影的敏感度为80.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2.9%,诊断准确率为90.0%。胃肠超声造影操作简单,痛苦小,准确率高,在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永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84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高千伏胸片摄影,观察组则采取DR摄片诊断方式。观察两组胸片质量以及摄片清晰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的1级胸片质量占比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摄片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尘肺病筛查工作中,数字化X线摄影具有极佳的成像质量,其能够清晰显示肺内解剖标志,有力支持了尘肺病筛查工作,具有积极的检测意义。
作者:黄宁;李丽霞;左金宝;伍武;黄建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C、TG等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马子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0例泌尿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h)、手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长(d)以及术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随访。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和住院时长(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生存率试验组(86.67%)高于对照组(6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针对泌尿系肿瘤治疗时,较常规性开腹手术在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志刚;李昌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1月曾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98例患者,依次行 T1WI、T2WI、T2FLAIR、DWI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SWI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在显现脑内微出血(CMB)数目以及检出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32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了CMB灶207个;T1WI共检出CMB灶19个,检出敏感性为9.2%;T2WI共检出CMB灶36个,敏感性为17.4%;T2FLAIR序列共检出CMB49灶个,敏感性为23.7%;DWI序列检出CMB 灶122个,敏感性为58.9%。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率高。结论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SWI技术能明显提高CMB病灶的检出数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配合艾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将入选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取针灸治疗及针灸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同时JOA评分、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配合艾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如祥;杨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穿孔患者120例,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甲硝唑氯化钠溶液进行腹腔冲洗;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同时对比组间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脓肿情况并维持半年进行随访记录肠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脓肿情况少于对照组;治疗后随访半年,对照组发生2例肠粘连。具体数据比较后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中阑尾穿孔患者,术后采用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可以显著使腹胀等症状快速好转,且治愈率高,术后肠粘连几率低,善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单用氟桂利嗪及联合应用血塞通对老年偏头痛(MR)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96例MR患者作为疗效分析对象,分为氟桂利嗪组、联用组,联用组的治疗药物包括血塞通与氟桂利嗪。结果联合组MR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氟桂利嗪组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塞通、氟桂利嗪对MR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氟桂利嗪。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我院84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联合基础护理与单一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变化。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45.60±7.06、47.30±3.33)分 vs 对照组(55.60±7.16)分、(59.30±4.64)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3d、7d的VAS评分分别7.04±1.26、4.13±1.05、2.34±1.26分,与对照组7.20±1.30、5.20±1.64、3.60±1.18分比较,除24h外均显著较低(P<0.05)。对普外科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主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收治的132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措施外进行额外的人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情绪状况角度观察护理效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患者除了焦虑的负面情绪外对其余的消极情绪降低作用明显强于只有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4.2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48%,两组情绪和满意度差别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对降低肺结核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作者:刘玉珍;饶菊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95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康复和泌乳情况。观察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24h子宫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足时间、量多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乳腺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2h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后康复,增加产妇泌乳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英;陈锦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骨折内固定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可作为股骨颈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沈翔;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社区常规糖尿病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为期半年的社区个案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管理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也让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伟;葛叶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高血压肾病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 C2组(对照组56例):临床选择前列地尔治疗;C1组(观察组56例):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血清、尿液血管紧张素Ⅱ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效延缓,将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有效降低,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常规方法应用在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对观察组则采用依达拉奉和常规方法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以及治疗后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0.74±2.12、7.01±1.77,对照组相应的为16.13±2.68、10.14±1.95,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以及治疗后30d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数分别为57.12±3.45、62.44±6.02,对照组相应的为46.35±3.01、51.36±5.9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3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的治疗基础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推广。
作者:陈国强;秦利;屠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异烟肼以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基础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口服,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B两组,而B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痰菌转阴率(80.00%)及治疗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95.00%)均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且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平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4%;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包块直径、血β-HCG以及血孕酮的检测结果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安全有效,还能够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得以保留,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海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确诊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治疗;采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阴道pH值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阴道炎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后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探究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cm)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130例(200个肝微小病灶)患者资料,均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将二维彩超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具体检查结果。在35例原发性肝癌中,动脉期24例为整体快速增强;在25例转移性肝癌中,动脉期12例环状类增强;观察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比对照组高(P<0.05)。微小肝癌患者行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诊断价值均较高,但超声造影能够使疾病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崔伟珍;李颖仪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