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后明
目的:讨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求为未来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9例,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39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等,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大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忠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的脐血标本852例,采用脐血毛细管电泳法来筛查这些标本中患有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人数并与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情况作比较,借此来研究脐血毛细管电泳法的筛查可行性及其工作效率情况。结果对852例新生儿脐血样本的筛查过程中发现,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4,而采用脐血电泳法检测诊断出的阳性例数为354。其中电泳法对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脐血标本检测的灵敏度为100%;而对静止型和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8.73%、95.86%,特异性分别为83.11%、85.35%。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各种基因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赵立元;王东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1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163例,仅接受leep术治疗,观察组208例,采取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次成功率与治愈率分别为99.0%与100.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1±0.6d、42.1±5.3d,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出血量为10.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的同时,需重视对术后继发感染与出血的预防,配合使用止血消炎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烨;符彩霞;余珍;李春莲;钟俏;万外英;伍慕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收治的132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措施外进行额外的人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情绪状况角度观察护理效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患者除了焦虑的负面情绪外对其余的消极情绪降低作用明显强于只有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4.2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48%,两组情绪和满意度差别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对降低肺结核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作者:刘玉珍;饶菊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选取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维甲酸联合化疗,观察组给予亚砷酸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DIC、高白细胞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一过性,经处理后得到明显改善,可继续用药。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DIC、高白细胞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程月新;陈天荣;徐浩;陈会慧;张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21例,有效9例,显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1例,有效15例,显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60例于我院体检的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血样为4ml,平分后置入两支试管中,由此将血液标本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人工使其溶血,对照组血样置入肝素管,对两组样本进行临床生化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样本中的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和血钾(K+)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样本中的碱性磷酸酶(ALP)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有影响,有必要采取预防性措施来检验每一个环节,以确保检验报告的精准性。
作者:殷留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我院90例眼科患者抽签随机共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应用细节护理理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环境、感染、用药、饮食的细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03±5.86、42.83±6.03分,与对照组50.11±4.39、52.76±5.34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整体评价优良度91.11%,与对照组77.78%比较显著较高(P<0.05)。细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86例患者利用(1)硅橡胶取模,在石膏模型上作硬压缓冲。(2)作精细咬调磨,使力分布得更均匀,达到正中和非正中的咬平稳。(3)适当伸展基托边缘,增加稳定性。63副全口义齿及半口义齿中48副、62副可摘义齿中50副均未做修改。通过以上方法,能有效减少修改次数。
作者:江伟;吴莉;刘永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于2009年9月~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儿不同治疗时间骨髓细胞涂片共420份,由血液形态学检验师对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及原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并提供意见。本组有26份(6.19%)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均判断取材稀释,且均未描述骨髓增生程度,其余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均判断骨髓取材良好,其骨髓增生程度与原始报告基本吻合。本组有13份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描述染色偏深或偏浅,其余89份均描述染色良好;本组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检验结论基本吻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综合水平,对提高检验人员骨髓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建立规范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模式是一次必要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张杰;罗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确诊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治疗;采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阴道pH值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阴道炎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后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心绞痛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冠脉狭窄≥50%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CTA成像,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CTA影像的斑块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总斑块数检出中,UA组患者主要以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为主,SA组患者则以钙化斑块为主,数量与UA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总软斑块数(OR=1.10795%CI 1.018~1.154)、病变血管软斑块(OR=0.95295%CI 0.922~1.301)可作为UA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对冠脉斑块的检出及性质判断敏感度较高,临床可应用CTA明确斑块性质,初步进行心绞痛类型的鉴别以及心绞痛发作的预警。
作者:殷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不同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Hp)培养上清作用GES-1细胞,研究细胞Bax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组:(1)不同浓度NCTC11637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组(1.3875mg/ml),B组(2.775mg/ml),C组(5.55mg/ml);(2)不同浓度NCTC11639Hp上清液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A(1.875mg/ml),B(3.75mg/ml),C(7.5mg/ml);(3)阴性对照组(Hp培养液);(4)空白对照组(DMEM)。各组作用GES-1细胞时间均为24h、48h、72h,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2.775mg/mlNCTC11637上清和3.75mg/mlNCTC11639上清作用GES-1细胞48h后BaxmRNA均显著上调(P<0.01~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Hp培养上清液可上调胃黏膜上皮细胞内Bax的表达,提示Hp可能通过激活Bax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周云;朱锦;吕农华;黄才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保胎治疗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因手术导致的早产、流产出现,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向延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计75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5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实施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法;而对照组则只实施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两组于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主要包括血压与Hcy。研究组于治疗后血压的控制情况较好,有效率高达87.5%;而对照组于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却比较不乐观,有效率仅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不论是血压状况,还是Hcy,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研究组于治疗后所体现出来的Hcy,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依那普利叶酸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Hcy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智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杏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试验组2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排气时间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身体损伤较小,疼痛程度低,恢复时间短,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高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为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生大黄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淀粉酶、TNF-α、CRP等指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所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生大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有效率,能快速降低炎性指标及疾病体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婉;郭感恩;莫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24例,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进行诊断。与临床常用闭式引流取胸腔积液行细胞病理、影像学进行分析对比,评价其诊断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胸腔镜组确诊率为100%(24/24),闭式引流组确诊率为79.2%(19/24),胸腔镜组确诊率明显高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4例患者中胸腔镜下多部位取材的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率为100%(24/24)。总计确诊病例24例,阳性15例(结核12例、肿瘤3例),慢性炎症9例。闭式引流组24例患者确诊率为66.7%(16/24)。总计确诊16例,阳性10例(结核8例、肿瘤2例),慢性炎症6例,原因不明8例。内科胸腔镜是一种诊断率高、简便、安全、创口小的诊疗手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琨;文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