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催乳及康复的效果观察

朱建英;陈锦秀

关键词:护理干预, 催乳, 产后康复
摘要:选取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95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康复和泌乳情况。观察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24h子宫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足时间、量多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乳腺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2h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后康复,增加产妇泌乳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118例患阴囊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3%硼酸洗剂湿敷,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洗剂湿敷。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34/59,57.6%)高于对照组(28/59,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35,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92,P<0.05);对照组阴囊湿疹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8,5.17%)低于对照组(10/59,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能缩短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世平;刘进先;鲁昌宇;黄发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根治术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的中期疗效,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54例,其中9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术,术后放疗治疗,作为Ⅰ组,同期的156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术),作为Ⅱ组,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术后6、12个月观察Ⅰ组患者放疗损伤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外观随访,统计1、3年生存、复发、转移及第二源性癌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的1、3年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及第二源性癌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手术组放疗后综合征以溃疡及色素沉着为主,术后1年放疗综合征基本消失,上肢功能的恢复达到满意效果,主观满意度为98.98%,乳房美观效果评定优良率为86.73%,大部分患者能获得理想的外观。结论保留乳房根治术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可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且可获得良好的心理康复和满意的乳腺外观,其操作关键为规范的病灶广泛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加术后辅助放疗。

    作者:张泉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Leep术+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1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163例,仅接受leep术治疗,观察组208例,采取leep术联合止血消炎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1次成功率与治愈率分别为99.0%与100.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1±0.6d、42.1±5.3d,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出血量为10.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颈病变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的同时,需重视对术后继发感染与出血的预防,配合使用止血消炎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烨;符彩霞;余珍;李春莲;钟俏;万外英;伍慕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93例,根据术后采取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术后不采取任何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即安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随访1年、18个月、2年时,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有效的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CT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CT平扫及增强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理结果不同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50例。对患者均测量平扫CT值、增强20s、60sCT值、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REV)。分析平扫及增强时CT变化情况。结果良性组平扫CT值、增强20s、60s 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增强20s、60sCT相对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波;叶贵生;方良毅;陈伯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4%;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包块直径、血β-HCG以及血孕酮的检测结果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安全有效,还能够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得以保留,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海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结肠支架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2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结肠支架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支架置入后患者腹部液气平、肠管扩张程度、近端结肠横径明显优于置入前(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近期效果理想,对数在24h内解除梗阻。针对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结肠支架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情况进行比较。静息心电图检测出14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24.6%;冠脉造影检测出46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80.7%,两种方式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5)。冠脉造影检测出动脉狭窄的患者有53例,占92.9%,其中43例为单只冠脉狭窄,10例出现ST-T段改变,占比例的23.3%;有10例患者存在多只冠脉狭窄病变,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ST-T段改变,占40%。静息心电图ST-T能够作为患者诊断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无陪护新生儿的护理难点与临床干预

    进一步探究无陪护新生儿的护理难点,并针对性提出临床干预对策。收集无陪护新生儿病房9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新生儿无陪护护理,观察组接受难点风险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率(2.2%)显著低于对照组(8.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新生儿的护理难度大、风险高,针对风险与护理难度进行科学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正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谭莲芬;邝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儿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研究

    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统一证候判断,分析患儿的常见症状和相关因素,研究证候和有关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热性哮喘是中医证候的常见情况;发病程度与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的分布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和哮喘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哮喘中医证候分布以热性哮喘为多见,发病程度之间关系密切。

    作者:何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效果

    选取2014年3~12月我院收治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7例。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影响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常规组8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C、TG、LDL-C、IMT水平低于常规组,HDL-C水平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硬化发展。

    作者:杨生平;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外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8.53±13.26、5.23±2.15、107.42±26.56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压疮患者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被应用于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治疗中,可增强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尚松;李红;毛显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保胎治疗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因手术导致的早产、流产出现,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向延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排除阴道试产禁忌证,行阴道试产成功者中随机选49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同期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分娩时间、母体出血量、新生婴儿健康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时间、母体出血量、新生婴儿健康情况(Apgar新生儿评分标准)等一系列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产褥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6.1%;对照组患者术后产妇大出血4例、新生儿窒息2例、产褥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率22.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然而手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产妇类型,保证产妇健康。

    作者:贺丽荣;刘国成;李子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选取215例需要接种疫苗的儿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5例。对观察组儿童的家长给予健康教育,使观察组家长了解儿童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对观察组儿童及家长提供护理环境的支持;对对照组则采取普通的疫苗接种方法。通过对比两组疫苗接种的效果,来对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组的儿童疫苗接种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将收治并确诊的68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而试验组37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及治疗满意度情况。试验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近端胃癌根治效果显著,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患者治疗满意度也较高,进而增加其术后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廖毅平;刘兴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每搏量变异(SVV)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指导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SVV)指导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脓毒性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SVV组30例和常规组26例,其中SVV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常规组采用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结果 SVV组复苏时间较常规组短,乳酸、NT-proBNP较常规组下降(P<0.05),氧合指数较常规组升高(P<0.05)。两组左心功能不全、MODS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V组复苏后CO、SV较复苏前改善(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容量复苏,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邓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借助卢丁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添加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好转率95.0%、不良反应总率5%和对照组好转率75.0%、不良反应总率2.5%相比,好转率差异性明显(P<0.05),不良反应差异性不明显(P>0.05)。临床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期间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患者临床视力现状,提高疾病好转率,意义重大,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陈瑞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乳酸以及肌酐含量对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与正常人群进行血乳酸、血肌酐体内含量比较及其预后影响情况。方法在2013年9月~2015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医问诊的有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病人,随机挑选出78例聚成一组,即本研究的重症组。通过与同期收集的78例无胰腺炎疾病的正常人做对照,比较两组成员体内血乳酸和血肌酐含量变化及预后影响情况。结果有SAP相应表现的重症组成员在住院24h内及住院期间的总体血乳酸、肌酐含量都高于健康组成员且其差异较大(P<0.05);重症组中患SAP的死亡率为(58.97%)远高于健康组的死亡率(1.28%且为与SAP无关的人为事故死亡);重症组并发症种类及数目较多而正常人中没有发生类似病症;重症组中死亡人员的血乳酸和肌酐含量都比健在人员的高,上述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P值小于0.05)。结论机体内血乳酸以及肌酐水平含量对SAP病人的早期发现和预后影响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继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