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法进行治疗。比较试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比较试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由统计结果可得,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少,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治疗结肠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丁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膀胱癌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腹壁造口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腹壁造口术术后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接受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廖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快速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诊治的110例疑似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lispot、结核菌素试验(PPD)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细菌学、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Elispot法对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2.1%、87.3%,均明显高于PPD试验的31.6%、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比PPD,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敏感度、准确度明显更高,但两者特异度类似。
作者:孙小平;周林璇;林凯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就诊于本卫生院泌尿科的48例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总结患者治疗前后的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48例患者中,20例痊愈(41.67%),13例显效(27.08%),9例有效(18.75%),6例无效(12.50%),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50%;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后的大尿流率要明显大于治疗前。对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进行电切术治疗,不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意义。
作者:关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儿均检测CRP和血常规,分析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试验组CRP中80例升高,升高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升高,升高率为2.5%)(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验中,37例Ι级、39例Ⅱ级,显著高于对照组(1例Ι级、4例Ⅱ级)(P<0.05)。儿科疾病检验过程中在常规血常规检验基础上联合CRP检验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儿临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谭莲芬;邝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纳入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银丹心泰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Vm、Vs、Vd的变化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大脑中动脉Vm、Vs、Vd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银丹心泰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疗效显著,对大脑中动脉Vs、Vm和Vd方面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伟;郑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确诊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治疗;采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阴道pH值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阴道炎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后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咪唑。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反复及复发情况以评价其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肾受损情况及反复率、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咪唑可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效率,并可减少和预防反复及复发,减少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张丽蓉;潘雪峰;陈锦恒;刘日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0例泌尿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h)、手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长(d)以及术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随访。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和住院时长(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生存率试验组(86.67%)高于对照组(6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针对泌尿系肿瘤治疗时,较常规性开腹手术在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志刚;李昌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检查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43例急腹症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121例,采用开腹探查并治疗)和腔镜组(122例,采用用腹腔镜检查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腔镜组中转开腹手术者3例,确诊率98.54%,漏诊率2.46%,开腹组确诊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腔镜检查和治疗具有确诊率高、治愈率高、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相比开腹治疗更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松兴;陈志伟;张远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8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于宫颈炎康栓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流液量及持续时间。治疗组患者阴道排液量和排液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波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可明显缩短阴道排液量和排液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万里霞;邹雪琴;付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的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腹腔镜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未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93例,根据术后采取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术后不采取任何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即安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随访1年、18个月、2年时,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有效的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情况进行比较。静息心电图检测出14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24.6%;冠脉造影检测出46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80.7%,两种方式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5)。冠脉造影检测出动脉狭窄的患者有53例,占92.9%,其中43例为单只冠脉狭窄,10例出现ST-T段改变,占比例的23.3%;有10例患者存在多只冠脉狭窄病变,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ST-T段改变,占40%。静息心电图ST-T能够作为患者诊断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实施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排气时间更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锡平;李婧;梁如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测量CT灌注值(主要包括血容量、血流量、肝动脉分数、平均通过的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等),对比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不同大小肝癌病灶间各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病灶和肝硬化实质的CT灌注参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 灌注成像能够全面准确的显示肝癌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汉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接受TACE术的原发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肝癌TACE术后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意义显著,可作为肝癌病人行TACE治疗的首选护理方法。
作者:赵月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异烟肼以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基础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口服,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B两组,而B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痰菌转阴率(80.00%)及治疗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95.00%)均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且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平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社区常规糖尿病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为期半年的社区个案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管理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也让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伟;葛叶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