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术效果及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蒋青松;李焕芬;李玉娴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 地佐辛, 舒芬太尼, 宫缩痛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术效果及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5月收治的20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100)和地佐辛组(D组,n=100),S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D组采用地佐辛麻醉,监测患者麻醉前(T0)、意识消失即刻(T1)、扩张宫颈时(T2)及术毕苏醒时(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呼吸(RR);记录术后5、15、30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5、15min宫缩疼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30min宫缩疼痛较S组更轻,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地佐辛与舒芬太尼麻醉镇痛效果相似,都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地佐辛术后清醒时间短,而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还能够持续减轻术后宫缩痛程度,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每搏量变异(SVV)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指导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SVV)指导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脓毒性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SVV组30例和常规组26例,其中SVV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常规组采用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结果 SVV组复苏时间较常规组短,乳酸、NT-proBNP较常规组下降(P<0.05),氧合指数较常规组升高(P<0.05)。两组左心功能不全、MODS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V组复苏后CO、SV较复苏前改善(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容量复苏,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邓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磁共振敏感加权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1月曾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98例患者,依次行 T1WI、T2WI、T2FLAIR、DWI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SWI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在显现脑内微出血(CMB)数目以及检出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32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了CMB灶207个;T1WI共检出CMB灶19个,检出敏感性为9.2%;T2WI共检出CMB灶36个,敏感性为17.4%;T2FLAIR序列共检出CMB49灶个,敏感性为23.7%;DWI序列检出CMB 灶122个,敏感性为58.9%。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率高。结论 SWI序列对CMB的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序列,SWI技术能明显提高CMB病灶的检出数目,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了解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6例产科护士发生的职业暴露方式,研究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防护意识。结果26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方式中,黏膜暴露为16例,锐器刺伤为7例,其他为3例。结论产科护士的黏膜暴露发生率很高,一些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娟娟;夏建新;汪文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个案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社区常规糖尿病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为期半年的社区个案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管理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也让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伟;葛叶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结肠支架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2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结肠支架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支架置入后患者腹部液气平、肠管扩张程度、近端结肠横径明显优于置入前(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近期效果理想,对数在24h内解除梗阻。针对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结肠支架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保胎治疗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因手术导致的早产、流产出现,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向延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118例患阴囊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3%硼酸洗剂湿敷,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洗剂湿敷。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34/59,57.6%)高于对照组(28/59,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35,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92,P<0.05);对照组阴囊湿疹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8,5.17%)低于对照组(10/59,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能缩短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世平;刘进先;鲁昌宇;黄发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观察

    选取5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进行控制,禁止使用肾毒性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进行治疗,1次/d,一共2w,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地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ACR下降趋势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有效的使尿白蛋白明显的下降,但是对肾功能方面的指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前列地尔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余赛英;肖惠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就诊于本卫生院泌尿科的48例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总结患者治疗前后的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48例患者中,20例痊愈(41.67%),13例显效(27.08%),9例有效(18.75%),6例无效(12.50%),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50%;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后的大尿流率要明显大于治疗前。对前列腺增生良性患者进行电切术治疗,不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意义。

    作者:关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R在尘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84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高千伏胸片摄影,观察组则采取DR摄片诊断方式。观察两组胸片质量以及摄片清晰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的1级胸片质量占比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摄片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尘肺病筛查工作中,数字化X线摄影具有极佳的成像质量,其能够清晰显示肺内解剖标志,有力支持了尘肺病筛查工作,具有积极的检测意义。

    作者:黄宁;李丽霞;左金宝;伍武;黄建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在顺铂基础上分别加用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C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III-IV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何学军;姜勇;王露;崔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胆囊炎胆结石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3.18%(4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36例),上述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腹腔镜手术比之开腹手术,在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中,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贵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替代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疗效分析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120例效果分析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甘油三酯及血胆固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晶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

    抽取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6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围术期接受全期护理,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发生Ⅰ期压疮者2例,发生Ⅱ期压疮者1例,无Ⅲ期和Ⅳ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发生Ⅰ期压疮者6例,发生Ⅱ期压疮者4例,发生Ⅲ期压疮者1例,无Ⅳ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17.46%。可见实施全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科学合理的全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李梅英;肖菊香;彭桂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先进行胫骨截骨,观察组先进行股骨截骨。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且比较两组在术前和术后6、12w膝关节置换前后活动度和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活动度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6、12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先进行股骨截骨,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晋;颜斌;施向春;王坤;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粥样斑块、调酯,抑制交感神经奋性,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LDL-C、TG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远小于观察组(96.0%),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血脂水平,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预防二级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热毒宁联合抗生素治疗猩红热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猩红热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1例。临床用药组给与抗生素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与热毒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7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联合用药组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临床用药组;且临床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0.6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77%,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用药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毒宁联合抗生素治疗猩红热效果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沈海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气管结核的护理体会

    探析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气管结核的有效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03例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应用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10/52),低于对照组的35.3%(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强化杀菌效果,可进一步强化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罗惠玲;叶艳珍;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评价

    对5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消失时间为3.56±2.13d、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为2.31±1.11d、惊厥控制时间为2.41±1.26d、意识恢复时间为3.25±1.81d、颈抵抗消失时间为4.81±0.54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与对照组患者的4.96±1.25、5.62±2.71、4.23±1.41、6.68±2.03、5.13±0.78d和68.97%相比,P<0.05。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疾病临床上更昔洛韦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廖晓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