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英;肖菊香;彭桂莲
目的:探析疼痛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所收治9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4、8、12、24h时的疼痛评分及术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满意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疼痛易引发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值得重视。疼痛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让患者睡眠质量获得提高,促进其更快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择收治的132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措施外进行额外的人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情绪状况角度观察护理效果。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患者除了焦虑的负面情绪外对其余的消极情绪降低作用明显强于只有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4.2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48%,两组情绪和满意度差别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对降低肺结核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作者:刘玉珍;饶菊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96例经过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开腹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56例患者通过腹腔镜经胆囊管超低胆道镜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1例手术成功,占90.07%,手术时间为76.9±2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对照组患者中38例手术成功,占86.37%,手术时间为138.4±39.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4±1.9d,2例出现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出现。结论胆道结石患者通过胆囊管超细胆道镜实施治疗,有效的避免了放置T管和切开胆总管,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涛;郭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本院150例患有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前提下服用羟考酮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判和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生活质量方面同样观察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明显,更加安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洪志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在手术室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创造出具有细节管理特设的新型护理模式是当今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每一个细节,始终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理念,也是手术室管理成功秘诀,现将细节管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与外切内扎术治疗痔疮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7月我院肛肠科收治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ST与外切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可减轻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选军;王凯辉;何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尖不同阶段肥厚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为试验组,其中根据不同患者年龄不同将试验组的50例患者分成A、B、C、D四组,每组患者平均年龄相差10岁。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间各节段室壁厚度和心电图中胸导联、肢体导联的T、R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差异。结果对于四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尖端及心电图的检测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各组患各项检测参数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AT、Lad这两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Vd、IVSd、LVPWd、LVEF这几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0.05,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112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下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愈率,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黄小桃;毛军生;周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收治的妊高征(PIH)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母婴预后情况。1疗程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尿酸、胱抑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母婴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治疗PIH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及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舒伟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了解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6例产科护士发生的职业暴露方式,研究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防护意识。结果26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方式中,黏膜暴露为16例,锐器刺伤为7例,其他为3例。结论产科护士的黏膜暴露发生率很高,一些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娟娟;夏建新;汪文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组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肾炎康复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cr、24h尿蛋白、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联合应用肾炎康复片和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沈明亮;林永明;陈英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将185例来院既往无阑尾炎病史的学前儿童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超声检查,比较高频探头右下腹麦氏点任意扫查法(麦氏点任意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移动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和右侧腹纵横切升结肠盲肠法(盲肠纵横切法)对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并记录三种方法检查用时。麦氏点任意法对儿童的正常阑尾显示率为93.5%,其用时为132±12S。与其他两种常用检查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氏点任意法在学前儿童的正常阑尾检查中有明显时间优势。
作者:许锦富;谢玉珏;王涛;刘龙魂;邓鹏飞;张龙娟;李海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6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或其监护人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试验组除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外,还根据患者的不同患病情况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和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并比较。结果试验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大,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且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蓝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62例脂溢性脱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除脂生发胶囊,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7.10% vs 64.52%),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新发和脱发生长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上除脂生发胶囊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爱婴一次性宫颈扩张器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3月本院阴道分娩共2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缩宫素治疗,100例观察组产妇接受爱婴一次性宫颈扩张器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7.5±1.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4±1.2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顺产率(91.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1.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爱婴一次性宫颈扩张器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润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肌酶、心率等情况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其改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肌酶的变化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姚江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骨折内固定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可作为股骨颈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沈翔;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0例泌尿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h)、手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长(d)以及术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随访。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和住院时长(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生存率试验组(86.67%)高于对照组(6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针对泌尿系肿瘤治疗时,较常规性开腹手术在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志刚;李昌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检查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43例急腹症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121例,采用开腹探查并治疗)和腔镜组(122例,采用用腹腔镜检查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腔镜组中转开腹手术者3例,确诊率98.54%,漏诊率2.46%,开腹组确诊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腔镜检查和治疗具有确诊率高、治愈率高、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相比开腹治疗更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松兴;陈志伟;张远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心绞痛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冠脉狭窄≥50%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CTA成像,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CTA影像的斑块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总斑块数检出中,UA组患者主要以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为主,SA组患者则以钙化斑块为主,数量与UA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总软斑块数(OR=1.10795%CI 1.018~1.154)、病变血管软斑块(OR=0.95295%CI 0.922~1.301)可作为UA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对冠脉斑块的检出及性质判断敏感度较高,临床可应用CTA明确斑块性质,初步进行心绞痛类型的鉴别以及心绞痛发作的预警。
作者:殷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