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用于胆道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彭蕊

关键词:胆道外科护理, 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选取我院胆道外科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胆道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胆道外科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措施,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应用效果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2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6例。将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中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都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中医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吞咽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评价

    对5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消失时间为3.56±2.13d、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为2.31±1.11d、惊厥控制时间为2.41±1.26d、意识恢复时间为3.25±1.81d、颈抵抗消失时间为4.81±0.54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与对照组患者的4.96±1.25、5.62±2.71、4.23±1.41、6.68±2.03、5.13±0.78d和68.97%相比,P<0.05。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疾病临床上更昔洛韦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廖晓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拉美兹呼吸减痛法与无痛分娩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A、B两组(各70例),A组患者采用拉美兹呼吸减痛法进行分娩,B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等。A组有63例顺产、7例(10.0%)行剖宫产,B组有61例顺产、9例(12.9%)剖宫产,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顺产产妇的疼痛程度、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B组(P<0.05)。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拉美兹呼吸减痛法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促进正常分娩,同时也能避免无痛分娩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且无需增加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分娩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媛;单斌;尹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略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关节置换、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但PFNA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较有优势。

    作者:万仲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儿均检测CRP和血常规,分析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试验组CRP中80例升高,升高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升高,升高率为2.5%)(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验中,37例Ι级、39例Ⅱ级,显著高于对照组(1例Ι级、4例Ⅱ级)(P<0.05)。儿科疾病检验过程中在常规血常规检验基础上联合CRP检验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儿临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高血压肾病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 C2组(对照组56例):临床选择前列地尔治疗;C1组(观察组56例):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血清、尿液血管紧张素Ⅱ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C1组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效延缓,将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有效降低,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二聚体及凝血3项联合检测预防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对应用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各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较非孕女性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胜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情况进行比较。静息心电图检测出14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24.6%;冠脉造影检测出46例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率为80.7%,两种方式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5)。冠脉造影检测出动脉狭窄的患者有53例,占92.9%,其中43例为单只冠脉狭窄,10例出现ST-T段改变,占比例的23.3%;有10例患者存在多只冠脉狭窄病变,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ST-T段改变,占40%。静息心电图ST-T能够作为患者诊断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急腹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急腹症疗的效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4例)和剖腹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剖腹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3.2±12.1比67.9±15.2min),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剖腹组(77.2±11.8比112.1±24.1ml,14.2±2.6比23.2±3.4h,5.8±1.2比7.3±1.7d,P<0.05。腹腔镜组误诊、漏诊发生率和剖腹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0%比0.00%,3.13%比0.00%,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剖腹组(4.69%比26.32%,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术用于急腹症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诊断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但仍存在一定漏诊,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军辉;赵永灵;尹作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的腹腔冲洗液对阑尾穿孔手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穿孔患者120例,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甲硝唑氯化钠溶液进行腹腔冲洗;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同时对比组间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脓肿情况并维持半年进行随访记录肠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脓肿情况少于对照组;治疗后随访半年,对照组发生2例肠粘连。具体数据比较后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中阑尾穿孔患者,术后采用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可以显著使腹胀等症状快速好转,且治愈率高,术后肠粘连几率低,善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波与宫颈炎康栓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8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于宫颈炎康栓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流液量及持续时间。治疗组患者阴道排液量和排液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波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可明显缩短阴道排液量和排液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万里霞;邹雪琴;付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生态疗法在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儿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再应用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微生态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可取的较为满意的效果,可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徐芳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忠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在心绞痛斑块性质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心绞痛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冠脉狭窄≥50%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CTA成像,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CTA影像的斑块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总斑块数检出中,UA组患者主要以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为主,SA组患者则以钙化斑块为主,数量与UA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总软斑块数(OR=1.10795%CI 1.018~1.154)、病变血管软斑块(OR=0.95295%CI 0.922~1.301)可作为UA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对冠脉斑块的检出及性质判断敏感度较高,临床可应用CTA明确斑块性质,初步进行心绞痛类型的鉴别以及心绞痛发作的预警。

    作者:殷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替代治疗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疗效分析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100例分别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血小板聚集率更高,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灏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口腔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价值

    本次研究的62例口腔科患者均为我院2013月5月~2014年11月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其护理满意度为96.77%,护理质量评分为92.63±3.36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39%,其护理满意度为61.29%,护理质量评分为62.65±5.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口腔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喜璇;朱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粥样斑块、调酯,抑制交感神经奋性,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LDL-C、TG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远小于观察组(96.0%),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血脂水平,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预防二级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小肝癌行二维彩超与超声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探究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cm)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130例(200个肝微小病灶)患者资料,均采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将二维彩超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具体检查结果。在35例原发性肝癌中,动脉期24例为整体快速增强;在25例转移性肝癌中,动脉期12例环状类增强;观察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比对照组高(P<0.05)。微小肝癌患者行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诊断价值均较高,但超声造影能够使疾病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崔伟珍;李颖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菌阳肺结核患者初治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异烟肼以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基础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口服,C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B两组,而B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痰菌转阴率(80.00%)及治疗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95.00%)均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且不良反应率相近(P>0.05)。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平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门诊输液室进行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焦德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