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金
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78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值.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提升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71.7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28%),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采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今后推广.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研究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意义.临床纳入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另纳入同期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40例及40例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分别设为合并组、COPD组及对照组.三组NT-proBNP水平均有差异(P<0.05);合并组NT-proBNP水平高,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合并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有差异(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COPD合并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心衰程度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可用于临床病情的判断及对预后的评估.
作者:严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诊治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确诊率、术后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诊断急腹症准确率高,术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临床优势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巩照华;赵文英;陈焕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产妇,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过期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及围产儿死亡等不良情况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发生与产妇的妊娠并发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会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提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和产前检查工作,以便及时终止妊娠,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厉宇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出生并收住于新生儿科的45例设为脑损伤组,另选同期31例无脑损伤早产儿设为对照组,采用脑电图仪于产后48h内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时间≥2h.对两组早产儿的aEE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各组aEEG的特点与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损伤早产儿组aEEG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界振幅值显著降低(P<0.05).aEEG异常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预警作用,在判断早产儿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肖慧媚;常燕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50例,分为重症组50例和普通组10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CD19+、CD3+、CD4+、CD8+的表达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检测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100例为普通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重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CD19+B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较普通组及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监测其CD19+、CD3+、CD4+、CD8+细胞表达有对重症倾向的患儿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作者:曹建伟;丁俊彩;刘迪辉;冯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采用廖氏法就本院的75例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行保胆手术前予以脂餐试验,观察记录30min内及110~120min后的胆囊的恢复情况并对其收缩能力进行评测.本组患者中,脂餐50~60min后胆囊排空率平均值为32.4%,比正常人脂餐试验的平均值67%明显过低,且胆囊排空率<50%应视为排空异常.脂餐后0~30min,胆囊收缩明显,体积明显减小.50~60min后,胆囊排空率>50%为正常指标,有9例占12.00%;<50%为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有63例占84.00%,其中胆囊排空率<12%则有14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胆囊负收缩的情况.脂餐试验可作为判断胆囊无收缩功能的标准,且此方法能为临床选择胆囊手术治疗方案起到有效评估作用.
作者:李惠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首诊误诊的12例急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急性胆囊炎1例,输尿管结石1例,缺血性卒中2例,应用超声心动图、CTA和MRI等检查方法可以早期明确诊断.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掌握其临床特征并及时采取相关检查是减少误诊、早期确诊的关键.
作者:周维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86例剖宫产术时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出血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肝针缝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流血时间、出血量、止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血时间4.12±1.87h、出血量626.3±109.7ml、止血率95.35%、子宫切除率4.65%,对照组患者的流血时间8.27±2.69h、出血量987.1±209.6ml、止血率81.40%、子宫切除率13.95%.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肝针缝合治疗剖宫产术时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起效时间短,止血效果显著及子宫切除风险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单葆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探讨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警作用.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纳入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记录动态心电图,获取心率减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心肌梗死组死亡率:DC值>4.5ms时为0%,DC值为2.6~4.5ms时为3.3%,DC值<2.5ms时为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均无死亡病例.心肌梗死组中DC值低危35例,中危30例,高危15例,对照组DC值低危45例,中危5例,高危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5例,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在DC值低危组为5.7%,中危组为13.3%,高危组为60.0%.通过测定DC值,能定量分析和评估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筛选与预警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人群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业明;刘俭雄;关月;石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麻醉管理相同,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注长托宁0.02mg/kg,对照组静注阿托品0.01mg/kg,记录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T2)气腹前(T3)气腹时(T4)气腹后10min(T5)的SBP、DBP、HR及SPO2值并且计算RPP指数;同时记录拔管时气道分泌物情况.对照组SBP×HR值与基础值比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4、T5各个时点RPP指数均比T0增高,但无统计意义;T2时点与T0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T3~T5各个时间点,观察组的RPP指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后两组口腔和气道分泌物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对照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腹腔镜患者术前使用长托宁较阿托品相比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可以有明显减少口腔气道腺体的分泌,有利于术后安全地恢复,是腹腔镜患者手术前用药的好选择.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41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选择未出现黄疸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CTNI)活性,对比三组数据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胆红素以及各个心肌损伤指标均明显下降,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BIL、IBIL、CTNI以及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可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可逆性的心肌损伤,有必要对间接胆红素过高的患儿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从而及时治疗与保护患儿心肌,可预防其心肌损伤.
作者:邱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子宫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临床优势明显,可作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优选术式.
作者:潘智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短讯、网络微博、街头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联合发布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等方式进行宣传,统计2014年1月~9月六次大型采血活动血液采集情况,并对参与的4368位献血者进行宣传前后的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发现在采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前后献血人群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种媒体宣传,对血库告急的情况进行及时宣传后,有效增强献血者献血积极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无偿献血.
作者:黄瑾;余薇;郑亚鹏;胡婷;后平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眼科84例糖尿病低血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拟调查记录表项目,调查及分析本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结果84例眼科糖尿病患者不规律饮食、自行调整药物用量、过量运动、行眼科手术均是诱发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眼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对此并发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保证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程晓容;杨娟;韩霞君;宋湘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清醒时间和麻醉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清醒时间、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满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儿6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诊断性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24h后血气分析检测值、患儿心功能指标及患儿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4h后血气分析检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死亡率相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急性左心衰竭患儿诊断性治疗,有利于改善24h后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且明显降低了患儿死亡率,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永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淋巴结清扫量,术后36h疼痛情况、肺功能影响、再次手术例数、入住ICU例数等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例数、入住ICU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36h疼痛情况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均比对照组患者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癌,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对肺功能影响相对较轻,术后生存率高,综合来看,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胸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大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进行研究,将其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给予患者行口腔根管治疗,对照组40例,对患者行传统的药物治疗法.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的疼痛程度.经过不定期复查,观察组患者无论在近期、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当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采用口腔根管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前牙区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前牙区牙种植体修复的80例(120颗患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拔牙3个月后延期种植修复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即刻种植体修复方案,2组均随访1年,比较其整体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牙周探针深度分别为(1.42±0.30)mm、(1.58±0.26)mm、(1.44±0.35)mm,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口腔美学评分分别为(58.73±2.62)分、(61.67±5.24)分、(64.67±4.97)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92.5%,2组12个月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牙区牙种植修复中,采用即刻植入方案,整体修复效果好,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金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