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潭荣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效果,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共置入支架49枚,其中12例患者为置入单侧支架,18例患者为置入双侧支架,均无大出血、胆汁瘘等并发症出现.较治疗前相比,30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TB、DB、ALT、AKP水平明显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位胆道恶性梗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90例(共90只眼),根据患者病情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治疗A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B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C组30例(共30只眼)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三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视力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且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治愈.在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的对比中,治疗后的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作者:邓钜良;刘晓军;陈润连;刘焕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我院随机抽选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依据1:1比例配对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用药方法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率以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党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施行胃癌手术护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癌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还能够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余爱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择取本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11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象.针对其不同营养方式分成两组.46例采取术后肠外营养治疗(设为对照组);剩余70例采用肠内营养(设为试验组).详细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机体指标,对比其不同营养方式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炎症反应低于肠外营养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快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付孝梅;吴宗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药物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PANSS总分及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较氯氮平更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菌株的构成比以及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结果经过对我院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血培养,发现有76例病原菌呈阳性,阳性率为84.44%(76/90),有14例病原菌呈阴性,阴性率为15.56%(14/90);新生儿败血症对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等)的耐药率均在65%以上.阳性病原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为突出的细菌形式,且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儿的病原菌药敏结果,来选取佳、合理的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的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外耳道正常率、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均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0.05).采用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外耳道正常率高、并发症发生几率低,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跃辉;杜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择50例单胎足月顺产初产妇、母婴分离,将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常规挤奶,对照组常规护理、挤奶.观察2组产后第3d清晨空腹血催乳素水平、日挤奶量、乳房肿痛发生例数、及产后第42d母乳喂养例数,两组结果相比,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改良手法按摩,可改善因母婴分离导致的产妇缺乏新生儿频繁有效的吸吮刺激,从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婷珍;娄颖;祝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探讨了早产儿喂养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备临床实践参考.根据早产儿的临床表现,给予适宜的喂养途径及支持策略,可提高早产儿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聂娇;肖光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86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保胎成功率、治疗情况及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孕妇保胎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孕妇起效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及宫缩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孕妇均显著缩短,且延长孕期较对照组孕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可有效提高孕妇保胎的成功率,缩短宫缩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同时延长孕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凡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智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42例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有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心肌酶LDH与CK-MB均有所下降,试验组经治疗后LDH与CK-MB下降显著(P<0.05).联合多巴胺与美托洛尔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好地疗效,使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缓解,减少心肌损伤,疗效安全,只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东升;刘俊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正常的鼻胃管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效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两和腰围实际缩小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腹痛和腹部平片缓解的时间、拱门首次排气,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通过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42例肾结石患儿进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监测术中肾盂压力,测定术前及术后尿微量白蛋白(尿Alb)及β2微球蛋白(尿β2-M).结果通过测定肾盂压力将患儿分为两组,肾盂内压力≥30mmHg,且累计时间≥10min的患儿为高压组,其余的患儿为低压组.高压组术后患肾尿蛋白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中肾盂压力升高会使患肾功能短暂性升高,且肾盂压力越高,肾功能损害越严重,检测并控制术中肾盂压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饶品德;刘俊芳;唐静;吴文波;丁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FS-LASIK的双眼近视患者35例,年龄18~30岁,术前等校球镜-5.72±2.05,散光0~-3.00D D,佳矫正视力≥1.0,将近视患者分成-1.00D~-5.75D中低度近视、≧-6.00D高度近视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w、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受试者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组别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组正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术后1w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恢复,1个月升至术前水平,3个月稳定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不同屈光组手术前后各时期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FS-LASIK术后1w,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减轻,术后1个月时较术后1周明显减轻,3个月与术前无差异.FS-LASIK术后患者近距离工作时调节需求增加,视觉质量下降近距离工作疲劳与术后调节状态改变有关.
作者:廖晓捷;鲍锡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机对本院门诊检查以及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研究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房颤及阵发性房颤多发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所占比例高的当属高血压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33例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女患者发生房颤以及阵发性房颤的几率高于心血管病男患者.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房颤及阵发性房颤的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检查效率.
作者:高耀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慢性湿疹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复方氟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柔润保湿霜治疗.观察两组疗效、EAS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低于研究组的95.7%,EASI评分均高于研究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9%)高于研究组(10.9%),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润保湿霜和复方氟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高永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且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研究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媚;邓伍秀;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