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病夏治咳喘贴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陈平兰;祝秀琴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冬病夏治, 咳喘贴, 穴位敷贴
摘要:收集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冬病夏治咳喘贴配合急性期采用西药治疗和纯西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三伏天咳喘贴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有效减少哮喘发作,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指标筛选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液a1微球蛋白(a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微量白蛋白(MA)、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以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体的尿液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五项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五项检测指标在研究组患者中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a1MG、RBP、MA、NAG以及血清CysC等五项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洪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轻度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分为晨峰组73例和非晨峰组7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动脉血压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晨峰组的舒张压差值与收缩压差值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晨峰组的舒张压差值与收缩压差值则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减轻血管内炎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国鹏;傅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疾病治疗的患儿4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9例。观察组患儿给予思密达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药物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流涎情况以疼痛和口腔疱疹的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密达联合维生素C在对手足口病口腔疱疹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实施血液透析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焦虑量表SAS评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护理措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焦虑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eta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否有益。方法在MEDLINE、CNKI、WILLEY数据库上检索1990年1月~2013年5月发表的所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d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终有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1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其中预防性抗生素组356例,对照组362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并不能显著改善生存率(RR 0.78,95%CI 0.53~1.15,P=0.20),也不能降低胰腺感染(RR 0.77,95%CI 0.58~1.02,P=0.07)、胰外感染(RR 0.72,95%CI 0.49~1.06,P=0.09)及手术干预(RR 0.90,95%CI 0.67~1.19,P=0.45)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对SAP患者无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赵亚楠;姜政;邓倩曦;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对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随机将收治的94例腹泻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及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加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6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显著疗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康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祖卡木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4例临床研究

    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祖卡木颗粒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探讨祖卡木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疗效。选择诊治的1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患者采用祖卡木颗粒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板蓝根进行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祖卡木颗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培忠;张庆光;李朝阳;熊远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防剖腹产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术后予以止痛、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急慢性疼痛情况及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在术后1、2、3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术后3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为5.8%(7/120),对照组为17.5%(21/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6个月的疼痛发生率为0.8%(1/120),对照组为10.0%(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的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术期产妇应用TESA,具有超前镇痛、预防中枢敏化、延长镇痛时效、改善局部炎症、调节自主神经等作用,有助于降低CPSP发生率,且短期和远期预防疼痛的效果都较为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丽;罗顺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GnRH-A治疗子宫肌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收治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GnRH-A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治疗后1w、4w、3个月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子宫肌瘤显著缩小,相关痛经、月经过多、压迫、贫血等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GnRH-A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洁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接受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发现,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脑氧饱和度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采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起效迅速,但对脑氧饱和度影响较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葛增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窦炎使用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5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纯用药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估,同时使用鼻内镜评估两组患者的鼻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鼻内镜评分下降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26例,占92.86%;无效2例,占7.14%。对照组有效17例,占62.96%;无效10例,占37.0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芳贤;王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应的临床研究

    选择90例55~75岁、ASAⅡ~Ⅲ级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空白对照组(K组)五组。记录麻醉前(T0)、CSEA麻醉后即刻(T1)及用药后5min(T2)、20min(T3)、40min(T4)、60min(T5)的Ramsay评分。结果T2~T5时,D1、D2、D3、M组的Ramsay评分高于T0时的评分(P<0.05);T3~T5时,D2、D3和M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K组(P<0.05)。右美托咪定辅助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好,对自主呼吸没有抑制作用,建议适宜浓度为0.2~0.5μg/(kg.h)。

    作者:刘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顺铂、亚叶酸钙、5-Fu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CEA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石;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8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以及Al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熊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4.71%),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联合地塞米松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小脑出血穿刺抽吸引流术2例报告

    1病例报告病例1:男,58岁,因突发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2h于2009年8月1日16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T37℃、R24次/分、P6次/分、BP170/10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共济运动失调。头部CT:右小脑扁桃体出血,出血量15ml,未破入脑室系统,脑干无明显受压,脑室不扩张。常规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第3d下午3时出现头痛加重,并有嗜睡。复查头部CT:血肿量未明显增加,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第四脑室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扩张。处理:立即在局部麻醉加强化下行右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及右侧小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引流管流出陈旧性血液6ml后接引流管,术后2h患者神志清楚、头痛减轻。术后第1d给予尿激酶3万U及地塞米松1mg置于血肿处溶解,术后第2d复查头部CT:右小脑血肿明显减少,第三脑室及侧脑室不扩张,第3d拔除血肿区引流管。夹闭侧脑室引流管。第5d拔除侧脑室引流管。第10d病人出院。

    作者:黎小明;刘卫忠;潘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筋活络液离子导入法治疗颈椎病120例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舒筋活络液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根痛平治疗,疗程35d,两组均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小平;张文琮;王威;郭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为三联的药物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较好,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江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河源市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缺陷病的选择性筛查分析

    目的:明确河源市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缺陷病的选择性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4年1日期间河源市新出生儿出生3天时的足跟血滤纸干血斑标本,检测G6PD活性筛查G6PD缺乏症,检测甲状腺素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检测苯丙氨酸筛查苯丙酮尿症,对筛查为阳性患儿进行确诊和治疗。比较筛查结果为阳性患儿和阴性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研究3年期间每年的筛查的医院和筛查的产儿覆盖率分别为77.69%、91.13%、90.63%和65.22%、81.58%、71.05%,G6PD缺乏症缺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和总缺陷检出率分别为30.08%、0.31%、0.03%和30.56%。筛查结果为阳性和阴性患儿智力正常、低于正常和智力低下患儿比例分别为86.84%、12.49%、4.47%和98.56%、1.27%和0.17%,筛查结果为阴性患儿中智力正常的患儿比例高于筛查结果为阳性患儿,智力低于正常和智力低下患儿比例则低于于筛查结果为阳性患儿(P<0.05)。结论河源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缺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的检出率较高,遗传代谢缺陷可影响患儿的智力水平,及早进行遗传代谢缺陷病的筛查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邓辉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参数变化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变化特点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差异。方法采用ADVIA12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的血细胞参数及网织红细胞数,并计算相应的RPI,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细胞参数及网织红细胞数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及对照组,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高于慢性肝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肝硬化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其中失代偿期组血细胞参数变化大于代偿期组,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HGB、RBC、HCT的变化也随之加重。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及肝炎患者RPI显著升高,但肝硬化组升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区分代偿期及失偿期的指标。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RPI值的升高提示患者骨髓红细胞生长旺盛,提示患者可能出现早期贫血。

    作者:陈晓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