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立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行我科自拟协定中药方治疗,对照组予行甘露醇治疗,观察1w,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中显著改善12例,改善23例,改善欠佳5例,总改善率87.5%;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改善20例,改善欠佳11例,总改善率72.5%。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行中药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作者:叶勇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残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2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48例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给予凝血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A组患者临床止血总有效率为78.6%;B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我院妇产科临床护理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潜在隐患进行归纳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预防对应措施。在归纳分析之后,主要认为当前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相关操作不规范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对此制定了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养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等。在妇产科护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对策,能够有效的预防医疗纠纷的出现,促进医患和谐关系进展。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的临床疗效及意义,为临床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的病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优越性,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副作用低,病人回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莫伟胜;卜会驹;郭发良;HUANG Wen fu;ZENG Mei;WANG Cui yan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朱国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骨盆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36例。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钢板外固定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3个月~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永林;王瑞麟;李学峰;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复发率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6、12个月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IgG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gA与IgM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匹多莫德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60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及益生菌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优于单用柳氮磺吡啶。
作者:张小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自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越性,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胆漏、切口感染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缓解其术前焦虑情绪,且对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根据临床病历和处方进行分组,采用局部醋酸强的松龙加利多卡因多点注射治疗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A组;口服泼尼松片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B组;采用左旋咪唑治疗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A组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B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A组与观察组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626,P=0.035<0.05);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594,P=0.014<0.05),观察组B组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醋酸强的松龙加利多卡因多点注射治疗OLP较口服泼尼松片或左旋咪唑效果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邹奇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绝经10年,入院前2个月查体时B 超提示盆腔肿物,并间断有左下腹痛2次,为绞痛,持续时间短,平卧后可缓解。无阴道出血,无恶心、呕吐。1月前于我院检查,B超提示盆腔两侧低回声包块(子宫肌瘤伴退行性变?),并行肿瘤六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半个月出现尿频,以夜间明显,大便正常,近3个月体重减少3公斤。查体:T 36.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68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剑突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稍小,子宫左侧可及一肿物直径6+cm,质硬,与子宫关系密切,欠活动,右附件区未及异常。 B超:盆腔两侧低回声包块(子宫肌瘤伴退行性变?)。双肾超声提示:左肾积水及左侧输尿管扩张。入院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查。于2012-5-31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少许腹水,子宫稍小,左侧宫角增厚,质脆,右卵巢结节状实性肿瘤5cm×5cm×3cm大小,表面无粘连,右侧输卵管形态未及异常,左侧卵巢结节状实性肿瘤12×8×6cm大小,左侧输卵管管径达2+cm实性肿瘤充满管腔,左侧附件肿瘤侵犯左侧盆底、侧盆壁、直肠侧窝、沿卵巢血管走行上行达肾蒂水平,左侧圆韧带受累呈结节状增粗直径达3cm。考虑卵巢恶性肿瘤。肿瘤侵犯左侧盆壁,左侧输尿管被肿瘤包绕达左髂血管分叉上5cm,左卵巢脉管区侵犯达肾蒂水平,左盆壁腹膜及后壁腹膜广泛受累,钝锐性分离粘连,切除大部分肿瘤。术中冰冻病理回报:左侧输卵管及双侧卵巢恶性肿瘤,来源及分型待石蜡定,右侧输卵管慢性炎症。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肿瘤减灭术。术后病理示:(1)双侧卵巢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CD79a(+),CD 灶(+),CD10 ;(-),LCA(+),CD56(-),CD99(-)ki67阳性细胞数达80%;(2)左侧输卵管见肿瘤累及;(3)右侧输卵管慢性炎症;(4)左侧圆韧带病灶、左侧盆壁病灶见肿瘤累及;(5)子宫肌壁未见特殊病变。患者于术后7d转入我市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治,行全身PETCT检查淋巴结未发现异常浓聚。
作者:陈琪;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和碘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复发率为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复发率为2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祝玉华;王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患者予以单次给药甲氨蝶呤肌注50mg/m2,一周后再给予相同剂量甲氨蝶呤肌注一次;注射甲氨蝶呤同时,患者每日予以米非司酮口服50mg/d,qd。乙组患者入院后予以甲氨蝶呤50mg/d肌注,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口服100mg/d,bid,共用药5d,1w后血βHCG值恢复正常者停药,高于正常值50%者继续给予相同治疗方案。两组于开始注射后每3日复查一次肝功能、血常规;治疗后1w,2w各测量一次血βHCG值。结果甲组患者治疗1w后血βHCG值明显高于乙组(P<0.05),但治疗2w后两组患者血βHCG值相当(P>0.05),说明乙组用药方式起效较快。甲组治疗后ALT、AST明显低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应用甲组给药方式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且更为安全、优势明显。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邻近医院113例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EnVision方法检测抗原标记物,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在113例MCL患者中,男86例(76.11%),女27例(23.89%),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中位年龄54岁,病程(8.21±3.01)个月,淋巴结MCL72例(63.72%)、胃肠道MCL18例(15.93%),扁桃体MCL11例(0.10%)、骨、脊髓MCL2例(1.77%)、其他部位 MCL10例(8.85%),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Ⅱ期 MCL1例(0.88%),Ⅲ期 MCL52例(46.02%),Ⅳ期MCL60例(53.1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分布特点表现为2例MCL套区分布生长,4例MCL结节性生长,107例弥漫性生长;细胞形态特点表现为107例呈典型状,2例为小细胞状,1例为多形状,1例为单核样B细胞状,1例为母细胞变异状,1例为浆细胞分化样。免疫表型 CD20、 CD5、CD79a、bcl2、SOX11的阳性表达率为100%,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97.35%,CD45RO、CD3、CD10、CD23的阳性表达率为0%,与上述9种抗原标记物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生发指数为20%~50%。结论 MCL以男性、累及淋巴结发病、临床分期Ⅲ~Ⅳ期为主,预后较差,细胞分布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对MCL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宝丹;谭获;徐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对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正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吸氧治疗、电解质平衡治疗的等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添加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过程中,以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结合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胆结石38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临床确诊为慢性胆结石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每天2粒,每天3次,共治疗1个月。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1个月,每次6片,每天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胀症状积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胀症状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胆结石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机将266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仅采取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输液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