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林友青

关键词:匹多莫德, 过敏性紫癜, 体液,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复发率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6、12个月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IgG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gA与IgM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匹多莫德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进展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及患者透析龄的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其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尚没有一种近远期疗效的都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将现阶段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综述。

    作者:赵振伶;邵焕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用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LH、T均低于治疗前,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疗效显著,改善各项激素水平,提高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郭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72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探讨

    选择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70例单一用药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常规治疗;70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虑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人数、治愈人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随访三个月,联合用药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优于单一用药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多虑平与卡马西平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治斌;王文萍;王士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刊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急性胃大部切除术8例,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0例,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24例。观察各方法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本组58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体温异常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具有诸多优点,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非手术治疗和胃大部切除术可作为急诊治疗的有效补充。

    作者:朱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75例米非司酮联合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药物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两组孕妇的抗早孕效果、流产后的出血水平、出血时间、月经恢复状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孕妇完全流产者36例、不完全流产着20例、失败者19例。观察组孕妇完全流产者61例、不完全流产的孕妇8例、失败6例。两组孕妇临床妊娠终止状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显著性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观察组孕妇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为9.4±3.9d,临床出血超过15d的患者有3例,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孕妇的13.2±5.3d和14例(P<0.05)。观察组孕妇流产后月经临床恢复时间平均为38.1,对照组为37.2d。临床上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孕妇进行临床药物流产,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流产后的出血、损伤、穿孔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和有效性。

    作者:邹芳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醒脑静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试验组为83.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邸红岩;赵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知觉学习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法和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 组各50例。 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B组患者采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吸氧治疗、电解质平衡治疗的等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添加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过程中,以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结合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干扰素α-1b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40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六味五灵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应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应答率为27.50%,观察组应答率为47.50%,两组应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α-1b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应答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许东华;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对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正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比灵治疗4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所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收治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丁咯地尔片治疗;观察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主要药物,对我国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普深腹腔注药治疗严重肝病腹水感染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严重肝病腹水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接受舒普深腹腔注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严重肝病腹水感染治疗中,舒普深腹腔注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胜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 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存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对奥硝唑敏感性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8月收治的100例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厌氧菌培养,观察并记录接受奥硝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将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奥硝唑治疗后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厌氧菌比例显著下降,菌株清除率较高。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对奥硝唑的敏感性较好,奥硝唑能有效杀灭厌氧菌株,对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伶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能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不会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齐生;郭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软通道 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清除技术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7例无1例死亡,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20例能生活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生存。高血压脑出血经过软通道介入治疗后,通过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随机将266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仅采取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输液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肠结核误诊结肠癌的病例分析

    1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主诉因腹痛腹泻、低热25d入院,25d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低热等症状,体温:37.6~37.8℃,未经诊治,症状无明显改善,13d前自觉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泻,呈糊状样便或水样便,偶有血便或便秘,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药物静脉注射(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低热,并伴有腹痛腹泻,遂到我院就诊,入院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低热、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患者精神欠佳,睡眠和食欲均欠佳,体重明显下降。既往史:慢性浅表性胃炎3年,前列腺增生6年,体格检查:心率:73bpm,呼吸21bpm,血压:145/89mmHg,体温:37.7℃,贫血貌,心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检查发现右下腹可扪及包块。考虑患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贫血貌等症状、腹部扪及包块,入院初步诊断为结肠癌。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大便常规检查:见白细胞与红细胞,1:2000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PDD试验)结果为++,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肠局部出现结肠管狭窄,肠镜下取粘膜活检发现结核结节形成,考虑患者出现腹痛、血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包块、体重明显下降和贫血貌的出现,初步诊断为结肠癌、肠结核。为进一步确诊或排除结肠癌、肠结核的诊断,完善相关性检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发现肺结核,胸部CT扫描发现肺结核,腹部增强CT发现腹膜呈结节样增厚,腹腔少量积液。肠壁增厚4~6mm,肠壁明显强化,淋巴结增大伴钙化。电子肠镜下收集病理组织进行组织活检为干酪样坏死型肿块;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充分后择期行右下腹包块或病变肠段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病变组织成结核样干酪样坏死;术中收集附近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组织病理活检也证实了肠结核的诊断,本例患者终确诊为肠结核,排除结肠癌的诊断。患者确诊后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90d,维持性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二联抗结核治疗9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随访6个月后患者无复发。

    作者:唐秋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