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将10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注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壶给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产妇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22.41±55.09ml,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80.01±32.90ml(P<0.05)。小壶给缩宫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宫颈注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勤仙;罗秋莲;罗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微创组和开腹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长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在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比例、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相对于开腹手术优势明显,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我院妇产科临床护理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潜在隐患进行归纳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预防对应措施。在归纳分析之后,主要认为当前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相关操作不规范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对此制定了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养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等。在妇产科护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对策,能够有效的预防医疗纠纷的出现,促进医患和谐关系进展。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计划生育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术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招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骨盆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36例。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钢板外固定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3个月~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永林;王瑞麟;李学峰;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全身抗生素用药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全身抗生素用药基础上给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及痰量、呼吸音、啰音、胸片改变的情况。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1.25%、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量减少、呼吸音改善、啰音改善、胸片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妥布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肺部感染具有显效快,毒作用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氧气射流雾化,B组给予超声雾化,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儿在喘憋、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婴幼儿哮喘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振;周兴燕;肖曼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试验组为83.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邸红岩;赵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25℃和37℃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紫外光谱的变化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变化。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外观、PH值、紫外光谱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稳定,两种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着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率。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21.03±3.7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49±4.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本社区进行护理的50例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资料进行相应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高心血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关注以及运动治疗等。通过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其护理满意程度较高。社区进行护理干预以及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作者:温彩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门诊换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换药前给予护理组常规门诊换药护理和额外的护理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门诊换药护理。采用焦虑评测表对两组的焦虑状况进行评测,采用疼痛评测表对两组的疼痛状况进行评测。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状况与护理之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焦虑减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明显,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疼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比较有差异(P<0.05)。在门诊治疗换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额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和疼痛状况,能够有效的促进换药的顺利进行。
作者:晏顺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管疾病常见的的危险因素,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这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2011年卫生部组织的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国城市人口高血压的现患率为28.9%,其中45岁以上人群的现患率为48.1%。知晓率(52.9%)、治疗率(38.2%)及控制率(5.7%)仍远不理想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所以高血压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结合现代医学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更能对疾病有效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现将治疗进展予以简要的综述。
作者:马成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绝经10年,入院前2个月查体时B 超提示盆腔肿物,并间断有左下腹痛2次,为绞痛,持续时间短,平卧后可缓解。无阴道出血,无恶心、呕吐。1月前于我院检查,B超提示盆腔两侧低回声包块(子宫肌瘤伴退行性变?),并行肿瘤六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半个月出现尿频,以夜间明显,大便正常,近3个月体重减少3公斤。查体:T 36.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68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剑突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稍小,子宫左侧可及一肿物直径6+cm,质硬,与子宫关系密切,欠活动,右附件区未及异常。 B超:盆腔两侧低回声包块(子宫肌瘤伴退行性变?)。双肾超声提示:左肾积水及左侧输尿管扩张。入院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查。于2012-5-31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少许腹水,子宫稍小,左侧宫角增厚,质脆,右卵巢结节状实性肿瘤5cm×5cm×3cm大小,表面无粘连,右侧输卵管形态未及异常,左侧卵巢结节状实性肿瘤12×8×6cm大小,左侧输卵管管径达2+cm实性肿瘤充满管腔,左侧附件肿瘤侵犯左侧盆底、侧盆壁、直肠侧窝、沿卵巢血管走行上行达肾蒂水平,左侧圆韧带受累呈结节状增粗直径达3cm。考虑卵巢恶性肿瘤。肿瘤侵犯左侧盆壁,左侧输尿管被肿瘤包绕达左髂血管分叉上5cm,左卵巢脉管区侵犯达肾蒂水平,左盆壁腹膜及后壁腹膜广泛受累,钝锐性分离粘连,切除大部分肿瘤。术中冰冻病理回报:左侧输卵管及双侧卵巢恶性肿瘤,来源及分型待石蜡定,右侧输卵管慢性炎症。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肿瘤减灭术。术后病理示:(1)双侧卵巢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CD79a(+),CD 灶(+),CD10 ;(-),LCA(+),CD56(-),CD99(-)ki67阳性细胞数达80%;(2)左侧输卵管见肿瘤累及;(3)右侧输卵管慢性炎症;(4)左侧圆韧带病灶、左侧盆壁病灶见肿瘤累及;(5)子宫肌壁未见特殊病变。患者于术后7d转入我市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治,行全身PETCT检查淋巴结未发现异常浓聚。
作者:陈琪;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加强LC术中护理配合后)和对照组94例(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前),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病例数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中转开腹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有利于保证LC手术的顺利完成,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61%)与对照组(76.08%)相比明显较高,患儿的止泻时间相对较短,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疾病中,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以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因肝硬变导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为对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患者先行一般止血治疗及奥曲肽治疗,出血基本控制后行食道静脉套扎术。对照组23例患者同样先行与治疗组相同的一般止血治疗,然后运用垂体后叶素,待病情稳定后行食道静脉套扎术治疗。观察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和复发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23例患者在治疗后3天成功止血19例(82.61%),对照组为12例(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28)。治疗后1w内治疗组复发3例(13.04%),对照组复发11例(4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P=0.010)。治疗组共计3例患者出现轻微恶性、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04%,对照组为7例,不良反应率为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4,P=0.153)。奥曲肽联合食道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 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存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若不合理用药,则有可能降低药效或加重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加剧病情恶化。本文介绍5例不合理用药病例,以引起临床医师注意,防止药物的滥用。
作者:罗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