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比较分析

罗金辉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疗法,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疗效, 比较,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微创组和开腹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长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在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比例、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相对于开腹手术优势明显,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4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血管内栓塞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夹闭治疗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行血管内栓塞手术后,38例治疗成功,1例有好转,1例出现一次性偏瘫。栓塞后立刻行脑血管造影表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手术无死亡病例。对照组行夹闭手术后,8例完全康复、14例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因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手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上存在一定优势,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作者:樊友道;周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微创组和开腹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长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在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比例、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相对于开腹手术优势明显,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75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部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无显著性。

    作者:倪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甲氨喋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日~2012年10月30日的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4例患者均采用单药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六周期+全脑放疗30Gy/15F,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对照疗效OS、PFS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化疗前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A组12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4例,进展1例,中位生存期16(10~22)个月。 B组12例,化疗后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0例,进展0例,B组中位生存期略长于A组,但两组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均有轻度下降。更大剂量的甲氨喋呤化疗应用后可达更高的完全缓解率,放疗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是治疗PCNSL的首选方案。

    作者:山常国;蔡林波;周青;甄俊杰;肖宵;王立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换药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情况及护理对策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门诊换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换药前给予护理组常规门诊换药护理和额外的护理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门诊换药护理。采用焦虑评测表对两组的焦虑状况进行评测,采用疼痛评测表对两组的疼痛状况进行评测。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状况与护理之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焦虑减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明显,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疼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比较有差异(P<0.05)。在门诊治疗换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额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和疼痛状况,能够有效的促进换药的顺利进行。

    作者:晏顺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氧气射流雾化,B组给予超声雾化,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儿在喘憋、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婴幼儿哮喘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振;周兴燕;肖曼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方治疗4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行我科自拟协定中药方治疗,对照组予行甘露醇治疗,观察1w,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中显著改善12例,改善23例,改善欠佳5例,总改善率87.5%;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改善20例,改善欠佳11例,总改善率72.5%。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行中药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作者:叶勇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对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正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返流病8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1%、67.4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88.6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1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波;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同期90例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耗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及健康教育耗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缩短腹泻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贵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8.6%,两组患者具有较大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黄志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2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卫华;曾鑫;邱增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和碘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复发率为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复发率为2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祝玉华;王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探讨

    选择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70例单一用药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常规治疗;70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虑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人数、治愈人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随访三个月,联合用药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优于单一用药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多虑平与卡马西平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治斌;王文萍;王士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在25℃和37℃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紫外光谱的变化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变化。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外观、PH值、紫外光谱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稳定,两种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护理,分别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常规的护理。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共有9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出院,其中一例因有其他并发症而继续治疗。护理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身体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的全方位护理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梁文英;陈淑平;罗子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知觉学习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法和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 组各50例。 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B组患者采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析

    将1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F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医师借鉴运用。

    作者:邓红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绞窄性肠梗阻应用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实施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胃肠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奥曲肽联合红霉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恢复时间快,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平;谢小华;赵在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 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存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