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常国;蔡林波;周青;甄俊杰;肖宵;王立超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2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卫华;曾鑫;邱增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试验组为83.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邸红岩;赵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全身抗生素用药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全身抗生素用药基础上给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及痰量、呼吸音、啰音、胸片改变的情况。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1.25%、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量减少、呼吸音改善、啰音改善、胸片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妥布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肺部感染具有显效快,毒作用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管疾病常见的的危险因素,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这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2011年卫生部组织的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国城市人口高血压的现患率为28.9%,其中45岁以上人群的现患率为48.1%。知晓率(52.9%)、治疗率(38.2%)及控制率(5.7%)仍远不理想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所以高血压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结合现代医学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更能对疾病有效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现将治疗进展予以简要的综述。
作者:马成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42例肺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噻肟100mg/(kg·d)静脉滴注2~3d后改用头孢克肟颗粒(50~100mg,2次/d)口服,总疗程7~10d,对照组单纯给予头孢噻肟100mg/(kg·d)静脉滴注7~10d,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成本效果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为7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96%、11.27%与对照组比较90.14%、1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1。头孢菌素序贯治疗肺炎具有疗效好且经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氧气射流雾化,B组给予超声雾化,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儿在喘憋、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婴幼儿哮喘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振;周兴燕;肖曼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主诉因腹痛腹泻、低热25d入院,25d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低热等症状,体温:37.6~37.8℃,未经诊治,症状无明显改善,13d前自觉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泻,呈糊状样便或水样便,偶有血便或便秘,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药物静脉注射(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低热,并伴有腹痛腹泻,遂到我院就诊,入院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低热、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患者精神欠佳,睡眠和食欲均欠佳,体重明显下降。既往史:慢性浅表性胃炎3年,前列腺增生6年,体格检查:心率:73bpm,呼吸21bpm,血压:145/89mmHg,体温:37.7℃,贫血貌,心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检查发现右下腹可扪及包块。考虑患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贫血貌等症状、腹部扪及包块,入院初步诊断为结肠癌。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大便常规检查:见白细胞与红细胞,1:2000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PDD试验)结果为++,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肠局部出现结肠管狭窄,肠镜下取粘膜活检发现结核结节形成,考虑患者出现腹痛、血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包块、体重明显下降和贫血貌的出现,初步诊断为结肠癌、肠结核。为进一步确诊或排除结肠癌、肠结核的诊断,完善相关性检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发现肺结核,胸部CT扫描发现肺结核,腹部增强CT发现腹膜呈结节样增厚,腹腔少量积液。肠壁增厚4~6mm,肠壁明显强化,淋巴结增大伴钙化。电子肠镜下收集病理组织进行组织活检为干酪样坏死型肿块;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充分后择期行右下腹包块或病变肠段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病变组织成结核样干酪样坏死;术中收集附近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组织病理活检也证实了肠结核的诊断,本例患者终确诊为肠结核,排除结肠癌的诊断。患者确诊后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90d,维持性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二联抗结核治疗9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随访6个月后患者无复发。
作者:唐秋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参考组采用胆维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胀症状积分均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参考组患者出现6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腹胀等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益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微创组和开腹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长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在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比例、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相对于开腹手术优势明显,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护理,分别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常规的护理。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共有9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出院,其中一例因有其他并发症而继续治疗。护理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身体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的全方位护理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梁文英;陈淑平;罗子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重症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VAP16例(26.7%),对照组发生VAP27例(45.0%),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SaO2、PaO2、PaCO2和PH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CU重症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接受系统的临床干预,有助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耐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mg,1次/d,连续治疗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及AST水平,统计HBeAg阴转率。本组86例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肝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HBeAg的阴转率为77.9%,HBVDNA、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61%)与对照组(76.08%)相比明显较高,患儿的止泻时间相对较短,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疾病中,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36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者均采用ACH10或Prisma多功能血液净化仪行进行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治疗护理前后患者的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的BUN、Scr及K+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在CRR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尤为重要,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功能,加强导管护理,并按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朱国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病人患者200例(排除心理疾病,耳聋,智力障碍,恶性肿瘤者),其中中耳科患者90例、喉科50例、鼻科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对就诊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可有效减轻就诊时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面对自身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死亡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日~2012年10月30日的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4例患者均采用单药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六周期+全脑放疗30Gy/15F,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对照疗效OS、PFS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化疗前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A组12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4例,进展1例,中位生存期16(10~22)个月。 B组12例,化疗后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0例,进展0例,B组中位生存期略长于A组,但两组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均有轻度下降。更大剂量的甲氨喋呤化疗应用后可达更高的完全缓解率,放疗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是治疗PCNSL的首选方案。
作者:山常国;蔡林波;周青;甄俊杰;肖宵;王立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以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因肝硬变导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为对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患者先行一般止血治疗及奥曲肽治疗,出血基本控制后行食道静脉套扎术。对照组23例患者同样先行与治疗组相同的一般止血治疗,然后运用垂体后叶素,待病情稳定后行食道静脉套扎术治疗。观察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和复发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23例患者在治疗后3天成功止血19例(82.61%),对照组为12例(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28)。治疗后1w内治疗组复发3例(13.04%),对照组复发11例(4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P=0.010)。治疗组共计3例患者出现轻微恶性、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04%,对照组为7例,不良反应率为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4,P=0.153)。奥曲肽联合食道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肛裂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袖珍肛肠疾病治疗器,治疗组采取中医挑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29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29例患者,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中医挑割疗法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治疗肛裂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25℃和37℃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紫外光谱的变化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变化。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外观、PH值、紫外光谱和配伍液中丁咯地尔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注射剂与木糖醇注射液在25℃和37℃条件下配伍6h内稳定,两种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