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国
他莫昔芬是临床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常用药。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历史已经有30年左右,其确切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临床应用的证实。但是在长期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他莫昔芬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等严重后果,这一问题目前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莫昔芬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仅会涉及到DAN损伤、雌激素受体,还会涉及到分子生物学、信号传导等方面。本文主要就他莫昔芬对子宫内膜产生的影响,以及子宫内膜作用机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江布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安全可靠,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为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95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49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卵巢功能的恢复时间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止血,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56例癫痫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在儿童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50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虽略高于对照组的89.71%,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禤德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n=27)在此基础上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组(n=30)在此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显著,可快速恢复心肌酶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基础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期间心情和心理比较极端,需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增加口服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5d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IgM、IgA、IgG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5d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d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d IgM含量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具有减轻妇科腹部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健康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雪梅;薛江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亚甲蓝残留量在病毒灭活血浆中的限量检测方法。方法留取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滤过前和滤过后的样本各30份,每10份为一组,共分为三组:对照组,使用批号为2013001-A的病毒灭活过滤器;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均使用批号为2013002-B的病毒灭活过滤器。采用固相萃取小柱对血浆样品和标准品中的亚甲蓝进行萃取分离,结合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计算得到3组试验中每袋血浆的亚甲蓝释放量、残留量/率。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计算总蛋白测定回收率;使用血凝仪测定VIII因子含量,计算VIII因子回收率。结果三组亚甲蓝释放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亚甲蓝残留量及亚甲蓝残留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试验一组比较,试验二组亚甲蓝残留量及亚甲蓝残留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新型过滤器对血浆中亚甲蓝过滤两次,既能缩短过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血浆中亚甲蓝残留率,保证血液产品质量,效果良好。
作者:黎添华;邢启明;劳丽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手部断指行再植手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同单纯实施肌间沟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0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30例)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C组(30例)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的感觉阻滞情况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44±1.36min,明显短于A组(3.82±1.91min)和B组(5.25±1.52min)(P<0.05)。 C组麻醉效果为100%,明显优于A组的90.0%和B组的93.3%(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阻滞和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招一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评价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比例、HCG恢复正常增长的时间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56例(93.33%),流产4例(6.67%);对照组保胎成功47例(78.33%),流产13例(21.67%)。两组保胎成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恢复正常增长时间为6.8±1.3d,对照组为8.2±1.9d,两组HCG恢复正常增长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1.67%)出现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对照组有3例(5.00%)出现毒副反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比黄体酮保胎成功比例高,毒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惠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罐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罐组中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西药组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娜;蔡国良;王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9例哮喘患者,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与对照组(77.78%)相比明显较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疾病中,采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周到的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情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好转率为96.42%;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79.16%,抢救无效病死率为4.16%。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对患者实施详细周到的临床护理,能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增强抢救时的救治率。
作者:贺才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免疫性不孕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消抗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消抗散治疗免疫性不孕,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调节不孕患者免疫功能,且具有消除抗体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动力螺旋钉治疗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行动力螺旋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引流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与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患者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雨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尿酸、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6%),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明显下降以及疼痛程度减轻,但两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董安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照分析酒依赖综合征复饮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CCMD-3诊断的酒依赖综合征228例,并按过去1年内是否有复饮分为复饮组(128例)及非复饮组(100例)。通过对照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分析人口学资料、艾森克个性量表(EPQ下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下同)、生活事件量表(LES 下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下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再以分组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EPQP、EPQN、HAMD、LES的生活事件及负性事件得分,SSRS的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分,FACESⅡCV的亲密度、适应性得分、受教育年限、饮酒年限、饮酒数量均有显著意义。以分组为因变量,分别以P<0.05的人口学资料变量、临床特征加社会心理因素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负性事件、EPQP分数、HAMD分数为复饮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0.325、0.417、0.235,而教育年限为保护因素,B为0.471。上述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的Nagelkerke R2的估计值为0.840,提示该回归模型拟合性好。结论研究提示复饮病人临床有不良人格、抑郁特征,在负性事件影响下复饮风险高,患者高文化教育水平,可能有利于认识酒依赖带来的生理、心理危害,同时有针对性的改善抑郁症状、不良行为模式可能缓解复饮的风险。
作者:何伟健;李志城;郭树荣;钟薇;麦兰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治疗组用自拟补心安神活血通络汤联合黛立新与谷维素+心理治疗,对照组只服西药+心理治疗。疗程4w,两组根据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1%,对照组总有效率69.1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在心慌、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补心安神活血通络汤结合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对心血管神经症治疗,标本兼治,两组协同作用,优于单用西药+心理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汤建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