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莫玉林;叶爱霞;郭清厚;陈丽霞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 心理护理, 干预, 效果
摘要: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患者离婚率低于对照组(P<0.05)。加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术后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136例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治疗组用自拟补心安神活血通络汤联合黛立新与谷维素+心理治疗,对照组只服西药+心理治疗。疗程4w,两组根据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1%,对照组总有效率69.1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在心慌、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补心安神活血通络汤结合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对心血管神经症治疗,标本兼治,两组协同作用,优于单用西药+心理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汤建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内科患者经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应用静脉导管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长、化疗药物、操作人员的临床经验、细菌病原检查结果等。结果本组研究中,有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4.0%。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体重均无明显关联(P>0.05),但是与导管留置时长、穿刺顺利程度和敷贴的过敏情况均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上,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肿瘤内科患者期间,需要针对相应的感染因素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接收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同时对护理组应用舒适护理,对两组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泌乳量等进行对比。护理组疼痛的程度比对照组产妇明显轻,护理组总产程和产后2h的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另外,护理组的产妇在产后泌乳量比对照组明显高。通过舒适护理促进了产妇产程的进展,同时减轻疼痛,提高泌乳功能等,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晓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国产辛伐他汀强化治疗175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50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虽略高于对照组的89.71%,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禤德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红联合阿司匹林对230例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红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更确切。

    作者:李振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联合物理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盆腔中药灌肠配合物理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2例复发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给药,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5.6%(65/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2/6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129,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分别为7.9%(5/63)和21.3%(13/61),两组比较(χ2=4.752,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结论中药灌肠加盆腔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周到的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情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好转率为96.42%;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为79.16%,抢救无效病死率为4.16%。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对患者实施详细周到的临床护理,能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增强抢救时的救治率。

    作者:贺才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脏介入手术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采用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进行术中护理,给予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对心脏介入手术中护理效果非常满意,6例满意,2例一般,满意率达96.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对心脏介入手术中护理效果非常满意,8例满意,15例一般,满意率达75.00%。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恢复速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T 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 CT 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例肺癌患者,对其放化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扫描。通过灌注参数的变化比较来判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状况。结果依据RECIST评估标准,治疗有效者13例,治疗无效者6例;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灌注参数都显著性低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后灌注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灌注参数都显著性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 CT灌注扫描在临床上能有效的对患者肺癌肿瘤的血供状况进行反映,并能够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灌注参数的改变来预测此次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零刚新;邹亚毅;阮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科病原体病毒、细菌侵入呼吸道病变,发作反复,临床小儿较为常见,影响生长发育。C-反应蛋白是当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或受到各种损伤后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的反应蛋白,为国内外公认的敏感炎性指标之一。呼吸道感染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临床区分病毒、细菌感染,病情的检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检索国内外文献,综述呼吸道感染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以期临床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韩剑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胃生津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胃生津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1%(3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苏佳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罐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罐组中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西药组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娜;蔡国良;王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经过手术指证EMS患者分成2组,每组25例,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前1d、手术后1d和手术后3d,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CD3、CD4、CD8、IgM、IgG、IgA、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 IL6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gM、IgA、C4及T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较术前、术后1d时IgG、C3下降(P<0.05)。手术3d后,IgG、C3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开腹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损伤小,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影响轻微,手术后恢复迅速,腹腔镜手术治疗EMS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EMS患者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妇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基础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期间心情和心理比较极端,需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经病理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将以上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其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再将其诊断结果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阴道B超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3%,腹部B超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5.4%,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阴道B超对未破裂型、破裂型和流产型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腹部B超(P<0.05)。结论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要高于腹部B超,且阴道B超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膀胱充盈,不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华;董先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痛贴治疗小儿腹痛58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小儿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痛贴治疗。观察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小儿腹痛以腹痛贴治疗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马利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33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9例哮喘患者,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与对照组(77.78%)相比明显较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疾病中,采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前MMSE评分为14.19±5.11分,治疗1个月后为21.20±6.13分;B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为14.30±5.03分,治疗1个月后为27.84±5.2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B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严云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基本痊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程德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将85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45例)在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ug或600ug。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方慧;彭昌海;刘华;蔡书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