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殷;庞永艳;谢芳
目的:对比传统扩张治疗与食道覆膜支架治疗对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扩张治疗,观察组采用食道覆膜支架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患者生活治疗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8.95%和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QOL评分为38.41±7.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d 18.42%(P<0.05)。结论食道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成功率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好,不良反应率低,疗效优于单纯扩张治疗。
作者:庄宇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地特胰岛素1次/d,自10U起,睡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0.5g,3次/d,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对照组:诺和锐30r,0.3~0.5U/kg,睡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0.1g,3次/d,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根据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浓度调整剂量,总疗程均为两周。经两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及FCP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血糖达标天数较对照组长。治疗期间,治照组出现1例低血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出现3例低血糖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69%。在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中,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血糖达标时间更持久,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安全效价更占据优势。
作者:李征锋;何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舒必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阿立哌唑组明显舒必利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副反应少,使用安全较高。
作者:陈妙扬;肖垚南;陈丁玲;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和对照组24例(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联合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非常有效,并且在治疗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李敏玉;牛印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45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BARD Magnum全自动活检枪和巴德活检针(MN1820)行肾活检的并发症并与250例非老年成人对照。结果(1)全部患者均取到肾小球,两组患者穿刺针数、取出肾组织长度及标本满意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是肾周血肿、腰痛和肉眼血尿,老年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肾周血肿主要是小血肿,发生时间主要在24h内,肉眼血尿的发生时间主要在8h内。(3)穿刺针数增加是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取出肾组织较长是肉眼血尿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肾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老年肾脏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肾活检操作技术水平和加强术后尤其是24h内的监测是保证老年患者肾活检安全的关键。
作者:高妍婷;孙燕;梁衍;荀利如;李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78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对扫描图像进行薄层重组及三维重建,总结CT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结果78例支扩的患者中,柱状支扩58例,囊状支扩15例,混合型支扩5例,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点均得到显示:印戒征和双轨征。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的蚯蚓状迂曲,管壁增厚;囊状支气管扩张的囊内出现气液平面。结论多排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征,明显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母其文;张福洲;祝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6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廖向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苏醒各时段时间、术后24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在T3、T4、T5时刻,S组MAP及HR高于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PONV发生率P组低于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麻醉剂都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就PONV发生率而言,利用异丙酚来进行麻醉的患者在术后呕吐的几率要低。
作者:万伟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程序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莫静霞;路海云;邓彩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后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患者有效率为94.1%明显优高于对照组80.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1%显著高于对照组82.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陈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23例治愈,出现皮下组织坏死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5.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6d、骨愈合时间平均为37d;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皮下组织坏死5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6.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8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d(两组患者平均时间值均取整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痊愈时间大大缩短,切口小且皮下组织坏死率较低,患者肿胀等不良并发症的消退时间快,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李某,女,30岁,已婚。2013年5月17日因“小腹隐痛3年余”就诊。既往史:3年前行剖宫产术。平素月经规律,量正常,小腹隐痛,期加重,喜温喜按,白带量多,色黄,舌脉:舌暗红,苔黄腻,脉滑。病情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2年余。一诊见:患者小腹隐痛,伴腰痛,经期加重,带下量多,色黄,大小便正常,辩证属湿热瘀滞型,治以清热化湿,祛湿止痛。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10g,干姜3g,桂枝6g,制附片5g,川椒2g,黄连10g,黄柏10g,薏苡仁10g,败酱草15g,车前子18g,皂角刺12g,桑寄生12g,甘草6g。二诊:服上药15剂,小腹隐痛较前明显缓解,偶有腰痛,带下量正常,苔薄白,脉滑。守方同前。三诊:服上药15剂,腹痛、腰痛消失,苔薄白,脉和缓。继前方加女贞子10g,川断10g,去黄连、黄柏,车前子。继服15剂巩固疗效,复查妇科、彩超均示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
作者:孙华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1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α羟丁酸脱氢酶以及乳酸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的表达水平较高,上述指标可以用于该病的特异性诊断,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德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卡孕栓,观察组加用欣母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术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欣母沛在预防及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上,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春;田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0例尖锐湿疣(CA)组织及25例正常包皮组织中转录激活因子3(Stat 3)、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Stat 3试验组阳性35例,阳性率87.5%,对照组显色10例25.0%,χ2=17.23,P<0.05。Cyclin D1试验组阳性34例,阳性率85.0%,对照组阳性9例,为36.0%,χ2=21.01,P<0.05。 PCNA阳性35例,阳性率87.5%,对照组阳性14例,56.0%,χ2=11.67,P<0.05。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可能促进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细胞的增殖参与尖锐湿疣其发病机制。
作者:胡友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将1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余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研究的重点已由原先的死亡率转移至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上。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虽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不适,并严重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与汇报。
作者:苟玉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将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静滴治疗;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静滴加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使用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四组患者中,除观察组外,其余三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均下降(P<0.05),血糖水平控制较理想,均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血压50.1%达到正常水平,34.2%接近正常,15.7%未达标。另外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前列地尔组和缬沙坦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玉平;杨国宁;陈方圆;李燕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留置导尿管时间、持续冲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方法,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