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锁髓内针术后辅助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李文新

关键词:中药, 交锁髓内针, 四肢骨折
摘要: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23例治愈,出现皮下组织坏死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5.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6d、骨愈合时间平均为37d;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皮下组织坏死5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6.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8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d(两组患者平均时间值均取整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痊愈时间大大缩短,切口小且皮下组织坏死率较低,患者肿胀等不良并发症的消退时间快,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骨刺汤治疗骨质疏松50例临床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骨刺汤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D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骨质疏松患者给予自拟骨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佐辛术后镇痛疗效及两种不同给药方式镇痛效果比较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需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C组28例,A组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选择地佐辛静脉注射,C组采用其他药物进行镇痛。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能使其得到较好的镇痛,但肌肉注射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少,差异较大(P<0.05)。患者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的镇痛效果良好,且苏醒较快,安全性高。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接收的1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康复时间(26±6.3)d,对照组康复时间(90±10.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与康复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诚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朱定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3年产科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硝苯地平片,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增加、第三产程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能改善患者高血压状态,降低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但可增加产后2h出血量,并延长第三产程,需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冯磊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将我院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磷酸果糖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及心肌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联合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明确,值得应用。

    作者:梁小静;连蕴斯;袁明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留置导尿管时间、持续冲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方法,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疗效及对气道重塑、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朱才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酮替芬治疗75例哮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酮替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酮替芬治疗哮喘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文斌;杨银孝;温国知;王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收治的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生素、止咳药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琼;方梅琼;梁凤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给药途径的对比性研究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患儿1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康复新液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鱼肝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溃疡痊愈率、疼痛消失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吉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欣母沛治疗与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82例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卡孕栓,观察组加用欣母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术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欣母沛在预防及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上,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春;田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明确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3年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乳晕手术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乳晕边缘切口瘢痕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能哺乳发生率、血肿、瘀斑大小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能起到治疗和美容的效果。

    作者:王铮;邓博;李珍;姜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选取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后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患者有效率为94.1%明显优高于对照组80.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1%显著高于对照组82.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陈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苦参汤加减熏洗治疗肛门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对316例肛门慢性湿疹的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熏洗治疗,配合治疗湿疹的乳膏外涂,观察其治疗效果。苦参汤加减熏洗治疗肛门慢性湿疹有效率为100%。苦参汤加减熏洗治疗肛门慢性湿疹效果好,简便易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程彩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针术后辅助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23例治愈,出现皮下组织坏死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5.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6d、骨愈合时间平均为37d;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皮下组织坏死5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6.7d、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8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d(两组患者平均时间值均取整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痊愈时间大大缩短,切口小且皮下组织坏死率较低,患者肿胀等不良并发症的消退时间快,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所出现的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病例报告共计12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以上病例报告中所显示的不合理用药类型。120份不合理用药病例报告中,共70份属于因药物联用所导致的疗效降低问题,所占比例为58.33%,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所占比例。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有待改善与提升,需要提高门诊人员的技能水平,杜绝药物滥用,同时提高用药针对性,促进用药合理。

    作者:黄巧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程度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试验组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今后可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诸录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在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5T PHILIPS 磁共振扫描仪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在腰骶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不同程度的腰腿痛患者在1.5T PHILIPS 磁共振扫描仪行3D FSbalancednSSFP序列检查,并用3D大强度投影重组(MIP)做后处理。结果80例受检者中,腰骶脊神经根正常者21例,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患者59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骶神经根周围囊肿9例,腰椎结核1例,肿瘤4例。3D FSbalancednSSFP序列能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侵犯和压迫程度。结论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可较好地评价腰骶脊神经根病变,并结合常规MR扫描,有利于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

    作者:王青云;谭琦瑄;陈科;朱刚明;曾仲刚;苏丽兴;李雪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方法以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TBIL、D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彭为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