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群
收集2013年9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遵守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针对常见的危险因素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有利于防范护理危险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殷;庞永艳;谢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医学研究的重点已由原先的死亡率转移至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上。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虽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不适,并严重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与汇报。
作者:苟玉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采取丹参多酚酸200mg治疗,高剂量组采取丹参多酚酸400mg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丹参注射液治疗。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临床疗效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5μmol/L ADP和300μmol/L ADP诱导剂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小板凝集率优于对照组(P<0.05)。丹参多酚酸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佳,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者:汪少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辨证分型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顺应女性周期体内激素变化,采用荧光偏振酶免分析法(FPIA)及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S-P法)观察各证型乳腺组织ER及PR的表达。结果(1)乳腺增生病的ER阳性33例(占乳腺增生病约70.21%);乳腺增生病的冲任失调组ER阳性率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及正常组(P<0.05)。(2)乳腺增生病的PR阳性占31例(约65.96%);乳腺增生病的冲任失调组PR阳性率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痰瘀互阻型及正常组(P<0.05)。结论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ER、PR表达增强提示该型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增强。
作者:陈怡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78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对扫描图像进行薄层重组及三维重建,总结CT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结果78例支扩的患者中,柱状支扩58例,囊状支扩15例,混合型支扩5例,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点均得到显示:印戒征和双轨征。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的蚯蚓状迂曲,管壁增厚;囊状支气管扩张的囊内出现气液平面。结论多排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征,明显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母其文;张福洲;祝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粘连性肠梗阻属于常见的腹部手术后并发症,主要原因为术后粘连。临床预防粘连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规范手术操作、手术方式、术中腹腔内防粘连药物应用、粘连材料应用以及术后护理等。本文就现阶段各种预防肠粘连的措施以及方法展开综述,为临床预防肠粘连提供依据。
作者:张远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78例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漏得到控制的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安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苏醒各时段时间、术后24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在T3、T4、T5时刻,S组MAP及HR高于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PONV发生率P组低于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麻醉剂都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就PONV发生率而言,利用异丙酚来进行麻醉的患者在术后呕吐的几率要低。
作者:万伟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需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C组28例,A组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选择地佐辛静脉注射,C组采用其他药物进行镇痛。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能使其得到较好的镇痛,但肌肉注射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良反应少,差异较大(P<0.05)。患者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的镇痛效果良好,且苏醒较快,安全性高。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将我院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磷酸果糖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及心肌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联合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明确,值得应用。
作者:梁小静;连蕴斯;袁明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端粒酶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特殊蛋白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等三个方面进行整理与归纳,为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邱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方法以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结果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TBIL、D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彭为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婚前体检人群感染HBV的情况。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婚前体检者900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金标记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ALT)。结果婚检者9000例检出180例HBsAg阳性,其中男104例,女76例,阳性率0.02%,性别之间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180例HBsAg阳性者检测HBV血清标记情况,其中大三阳67例,小三阳85例,抗-HBC+HBsAg阳性10例,HBsAg阳性者18例;180例HBsAg阳性者检测肝功能ALT异常者4例,阳性率2.22%。结论婚前进行感染HBV筛查,有助于进行免疫预防及降低疾病感染率,确保优生。
作者:吴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朱定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留置导尿管时间、持续冲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方法,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机将80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常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中配合度和手术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方文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现的产后出血经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及按摩子宫等保守治疗处理无效的80例患者。分别给予3种手术止血方法,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组30例、排式缝合术组30例、宫腔纱条填塞法(对照组)20例,分别记录3组产后24h内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观察3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组及排式缝合术组产后24h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式缝合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组(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的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减少了产后出血后遗症和输血机会,是值得广大基层推广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映锋;祝娟;吴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按分层法将6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醒脑静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病人NF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NFDS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采用醒脑静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出血,可有效改善病人NFDS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上官亚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医疗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急救护理程序处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虞锦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