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魏忠铮

关键词:脑干梗死,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摘要: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9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的评分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展型脑干梗死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诊断与治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液培养检查在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胃液培养检查在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的临床结果,探讨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有效诊断措施。方法选择同期具有围生期感染高危因素早产儿65例,均在出生1h内开奶前行胃液培养检查并记录结果,结合上述早产儿临床体征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n=32例)和未感染组(n=33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早产儿胃液培养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胃液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胃液培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感染菌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对早产儿应积极进行胃液培养检查,这对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琦梁;孙荣梅;薛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观察

    以收治的1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增加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药物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车应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期待疗法及护理应用于前置胎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前置胎盘孕产妇69例,给予所有孕产妇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比较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前后孕产妇的情绪变化、母婴结局及对护士满意度。结果69例产妇孕周均延长至37w,均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无1例孕产妇死亡;其中有4例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孕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7.1%;干预后孕产妇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前置胎盘孕产妇采用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VC、PEF、FEV1(%)三大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一定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白翠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间、清醒时间、留观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头晕乏力例次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镇痛镇静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杰;陈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究。选取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58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试验组应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RBC)主要身体指标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其每一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黄瑾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新辅助化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新辅助化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大肠癌肝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辅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FOLFIRI方案治疗,比较肝脏R0切除情况,以治疗后肝脏CT及肿瘤标记物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RR)为60.0%,疾病控制率(DCR)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RR)为30.0%,疾病控制率(DCR)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标记物CEA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转移灶R0切除率为85.0%;对照组肝转移灶R0切除率为65.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未出现。结论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新辅助化疗大肠癌肝转移,能够提高原发灶及转移灶R0切除率,对减少根治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植华;郑乃莹;周旻;石燕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89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小儿内科2008年9月~2012年9月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89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3岁患儿占48.3%,全年散发,春、夏、秋、冬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以发热(92.1%)、精神反应差(76.4%)、呕吐(61.8%)为首发症状就诊,65.2%患儿白细胞计数>10×109/L,80.9%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50%,所有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大于10×106/L,≥500×106/L45例(50.6%),出现并发症22例(24.7%),治疗方案以静脉应用第三代头孢为主,抗生素疗程14~60(平均34)d;临床转归:治愈或好转74例(83.1%),未愈11例(12.4%),死亡4例(4.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仍以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存在差异,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和转归提供参考。

    作者:洪琳亮;吴斌;黄欢欢;洪舒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icroRNA与肾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在18~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或病理过程。肾癌是泌尿系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 miRNA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周强;赵军;许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后感染及护理分析

    选取收治的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3例,占11.0%,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33例患者的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33例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与术前是否贫血、阴道镜检查的次数及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对存在术后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并且一旦感染应积极对症治疗。

    作者:贺丽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规范化治疗进展

    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导致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报道,将孕期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其围生儿死亡率能够降低到同期糖代谢正常孕妇新生儿死亡率水平。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孕期得到较好的管理,母儿的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合并症明显降低。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内科重症74例临床疗效观察

    对我院内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7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并基于此基础,给予观察组服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观察组共有35例获得治愈,总有效率为94.6%,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9例(7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内科重症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实现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探究及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随机选取收治的160例高龄产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试验组产妇助产护理,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进行比较。在高龄产妇的分娩中实行助产护理,有着非常确切的效果,有助于分娩成功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淑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癌小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小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胃癌切除术,试验组患者则采取小切口胃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围手术期痛苦,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修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25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7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则安排临床药师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4.8±3.9)d,治愈96例(75.59%);12例(9.45%)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家长满意度为79.53%(101/127);抗生素使用率为74.80%(95/127);药敏试验送检率为27.56%(35/127);多联用药率为59.06%(75/127)。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0.2±2.5)d;治愈118例(92.91%);3例(2.36%)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64%(124/127);抗生素使用率为53.54%(68/127);药敏试验送检率为48.03%(61/127);多联用药率为29.92%(38/127)。组间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可加以借鉴和应用。

    作者:刘群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88例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88例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合理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除此之外,采用的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患儿在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疗效。结果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后效果优良,显效51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有效率高到94.32%。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59例护理体会

    整理5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临床护理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5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HR、RR、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有所降低(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护理及药物护理等措施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HR、RR、肝肋下增大程度,在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对护理措施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周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去感热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收集收治的9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抗病毒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去感热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烧消退时间、呼吸道并发症改善时间、治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足口病中应用去感热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缩短病情恢复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观察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高,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熊娟;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