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行中期妊娠引产的产妇152例,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催产素联合水囊及护理干预进行引产,对照组行单纯水囊引产法,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6.89±2.5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0±2.8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95.13±21.7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8.35±26.0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01±1.8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4±2.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产素联合水囊及护理干预在中期子宫妊娠引产中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总产程和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娅宁;任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收治的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3例,占11.0%,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33例患者的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33例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与术前是否贫血、阴道镜检查的次数及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妊娠期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对存在术后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并且一旦感染应积极对症治疗。
作者:贺丽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300例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患者的术中眼睛护理按不同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不做眼部护理)、红霉素眼膏护理组、生理盐水护理组,观察不同分组术后患者眼睛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术后眼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红霉素眼膏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红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红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中,手术时间大于3h患者的术后眼睛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小于3h患者(P<0.05)。在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护理采用生理盐水加贴膜的方法能取得等同甚至优于红霉素眼膏的效果;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巡回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眼睛的保护。
作者:裴媛玲;乐飞玲;谭雨芳;刘淑萍;陈容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间、清醒时间、留观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头晕乏力例次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镇痛镇静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杰;陈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ACI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滴;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150PAN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14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两组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无效6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加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临床指标。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持续5d;试验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持续5d。治疗5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优于对照组[(40.15±5.5)%比(34.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体重、BNP下降,尿量增加,水钠潴留明显减轻,NYHA分级改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利尿剂抵抗现象消失,体重、BNP下降,尿量增加,水钠潴留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显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明岳;陈华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68、CD83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的影响。方法45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2例,仅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23例,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口服扶正抑瘤汤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8和CD83的表达水平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68、CD83表达水平及IL-2含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68、CD83表达水平及IL-2含量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扶正抑瘤汤能够促进CD68和CD83的表达水平,提高血清白细胞介素2分泌水平,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军;李国洪;孔祥应;汪琳;赵明丹;龙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收集收治的9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抗病毒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去感热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烧消退时间、呼吸道并发症改善时间、治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足口病中应用去感热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缩短病情恢复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试验组47例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对照组46例选择后正中入路。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手术中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具备明显的优越性,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较少,应用价值高。
作者:谭继勇;熊波;房佐忠;刘社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共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疗效提高,心率减慢,呼吸变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有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庞荣锋;黄永鹏;范小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绝经期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抗生素联合性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维爱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和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患病例数及有效率无差异性(P>0.05),而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78%;病理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等指标上无差异性(P>0.05);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乃建;戴望娣;钟云川;李天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r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较单一西药治疗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传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和针刺穴位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心血瘀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血瘀逐瘀汤和针灸穴位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w。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瘀逐瘀汤和针灸穴位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良好,能够增强患者的运动耐量,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钢;胡冰;劳汝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ER)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控制血糖、安慰剂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连续治疗12w,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变化。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龙凯;申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奥美拉唑组与西咪替丁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止血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经观察,西咪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0%,奥美拉唑组为7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1.0±7.6h,奥美拉唑组为28.4±4.4h,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聂明会;熊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检验体检者280例,将所有体检者的血液样本采集两份,予以质量控制干预非溶血样本作研究组,不规范血液采集的溶血样本作对照组,记录相关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研究组AST和 ALT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r-GT 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乙肝4h 的阳性检出率0.36%,比0h 的2.86%少(P<0.05);丙肝疾病4h的阳性检出率0,比0h的1.07%少(P<0.05);同时梅毒疾病6h的阳性检出率0,比0h的0.71%少(P<0.05);艾滋病2h阳性检出率0,比0h的0.36%少,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血液生化受检者规范化的质量控制管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血液检验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韩珍;林日文;骆妙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42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进行分析,运用仪器法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已经出现碳青霉烯类药物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引起重视。需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
作者:普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护理方案及其实施效果。选取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前子痫发生率为4.0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0.6)d,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提高足月分娩率,控制子痫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骆宝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