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以收治的1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增加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药物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车应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时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的75例患者,应用刮宫术治疗对照组的75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月经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4、7、13个月时的月经量情况:观察组的月经量在治疗后的这三个时间段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28.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复发率(5.33%),观察组的妊娠率(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过程中,宫腔镜下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刮宫术,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妊娠率,未观察到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
作者:杨艳明;徐小凤;徐婉妍;何家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加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临床指标。干预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我院内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7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并基于此基础,给予观察组服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观察组共有35例获得治愈,总有效率为94.6%,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29例(7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内科重症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实现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痛经程度评分和盆腔包块大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疼经,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扩张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闭合骨折患者96例,将行锁定钢板置入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扩张自锁髓内钉术的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复诊时的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差与踝关节伸屈度差5项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自锁髓内钉术应用于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与卧床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显著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冷雪;崔志民;余绍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根据骨折情况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观察组同时采取骨折三期辩证治疗,服用中药及术后采用中药进行熏洗;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完全治愈、恢复正常功能的患者,观察组26例,对照组19例;功能接近正常的患者,观察组3例,对照组6例;治疗优良率,观察组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骨折患者采用辩证分期论治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提高骨折的治愈率,使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董勃;刘志勇;周中伦;彭小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20余天前因感冒出现腰疼,呈隐痛,无放射,伴颜面部水肿,全身乏力,纳差,口服“感冒清颗粒”无明显好转。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给予重视,2d前出现左下肢疼痛不适,伴有行走困难,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实验室检查:尿素氮18.90mmmol/L,肌酐474.00ummol/L、尿酸1050.00ummol/L、红细胞1.39×1012、蛋白58g/L、红细胞压积16.4%、血小板94×109/L;门诊以“肾功能不全”收住院。 X线示:胸11、12椎体压缩骨折,腰椎、骨盆骨质疏松。见图1~3。初步诊断:(1)胸椎压缩性骨折;(2)肾功能不全;(3)高尿酸血症。请骨科及血液科会诊,查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行骨髓穿刺提示:(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MM (浆细胞79.5%、原浆28.5%、幼浆42.0%)。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魏家洪;戴捷;韩德彪;杨蕾;江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过性高血糖的识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入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6例,分别于次日早晨和精神症控制时二次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HbA1c,同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2h后血糖(PG 2h)。分析三者对糖尿病的检出率,进行HbA1c、FPG和PG 2h诊断糖尿病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FPG、HbA1c、PG 2h第一次对糖尿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2.6%、10.3%、9.8%;FPG、HbA1c、PG 2h第二次对糖尿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0.7%、10.3%、10.5%。第一次检测结果分析:HbA1c和PG 2h诊断糖尿病的吻合系数k=0.73,吻合度为高度;FPG和PG 2h诊断糖尿病的吻合系数k=0.46,吻合度为中度。第二次检测结果分析:HbA1c和PG 2h诊断糖尿病的吻合系数k=0.82,吻合度为极强;FPG和PG 2h诊断糖尿病的吻合系数k=0.71,吻合度为高度。结论 HbA1c诊断糖尿病可靠,可以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一过性高血糖,值得在精神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浩;张华坤;黄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确诊的92例高血压早期兼肾损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7例,对其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20mg/d;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乐卡地平,10mg/d。对比研究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变化情况和肾功能。根据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观察组降压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球蛋白等指标,观察组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2.9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疗效得到肯定,肾功能和血压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紫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抗病毒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在化疗前1w开始予拉米夫定片100mg,qd,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直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对照组25例不予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激活率8.0%,低于对照组36.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病毒阳性的实体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预防性抗病毒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HBV再激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平;漆龙飞;卢鹏;曾华;丁于海;舒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小儿内科2008年9月~2012年9月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89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中≤3岁患儿占48.3%,全年散发,春、夏、秋、冬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以发热(92.1%)、精神反应差(76.4%)、呕吐(61.8%)为首发症状就诊,65.2%患儿白细胞计数>10×109/L,80.9%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50%,所有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大于10×106/L,≥500×106/L45例(50.6%),出现并发症22例(24.7%),治疗方案以静脉应用第三代头孢为主,抗生素疗程14~60(平均34)d;临床转归:治愈或好转74例(83.1%),未愈11例(12.4%),死亡4例(4.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仍以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存在差异,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和转归提供参考。
作者:洪琳亮;吴斌;黄欢欢;洪舒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绝经期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抗生素联合性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维爱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和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胃液培养检查在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的临床结果,探讨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有效诊断措施。方法选择同期具有围生期感染高危因素早产儿65例,均在出生1h内开奶前行胃液培养检查并记录结果,结合上述早产儿临床体征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n=32例)和未感染组(n=33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早产儿胃液培养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胃液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胃液培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感染菌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对早产儿应积极进行胃液培养检查,这对早产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琦梁;孙荣梅;薛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74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并注射部位有硬法,疼痛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后进行湿热敷,治疗组在热敷的基础上加中西药消肿止痛贴治疗,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使用中西药消肿止痛贴疗效显著,此法安全舒适,易被患者接受,再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都乐意接受。
作者:周华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观察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高,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熊娟;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比不同剂量螺内酯对心衰合并高钾血症的疗效。将经确诊的心衰合并高钾血症患者134例,依据应用螺内酯剂量差异分组,其中采用小剂量治疗的68例设为观察组,其余66例采用大剂量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2.6%,观察组效果明显更突出(P<0.05);用药后组间LVEF与LVMI值差异不大(P>0.05);用药前两组血钾水平差异不大(P>0.05),用药后两组血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0.05)。给予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心衰合并高钾血症,既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又可有效降低高血钾的发病风险。
作者:熊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选择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微波治疗及综合护理。分析治疗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竹梅;马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88例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合理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除此之外,采用的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患儿在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疗效。结果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后效果优良,显效51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有效率高到94.32%。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