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评价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粟浩然

关键词: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摘要:目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评价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作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行健康检查正常者35例作对照组,比较并分析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Ⅰ级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eGFR、Cys-C、β2-MG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与研究组Ⅰ级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Ⅲ级高血压患者的UREA、SCr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以及研究组Ⅰ、Ⅱ级高,差异明显(P<0.05);eGFR、Cys-C、β2-MG、Cys-C+β2-MG和四项联检的阳性检出率以及诊断符合率比UREA、SCr以及UREA+SCr高,差异明显(P<0.05)。 Cys-C、β2-MG能够相应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37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收治的74例血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阿司匹林和克瑞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熊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630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选取儿科住院部收治患儿6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630例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24%。头孢类药物使用485例(80.83%),二联用药470例(78.33%),与其他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不足,需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处置不合理用药,提高医务工作者知识教育的方式,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杜传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07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2例)仅接受针对性药物治疗,观察组(n=55例)在针对性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秋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对我院就诊的156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9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PU,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连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53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情况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行常规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NSCLC的手术治疗中使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的临床优势,而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手术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手术彻底性,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莫春生;周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验伐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伴神经痛疗效观察

    观察伐昔洛韦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带状疱疹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86例发病早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其中A组(伐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组)35例;B组(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组)27例;C组(伐昔洛韦组)24例。 A组治疗后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NH)发生率下降。伐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人体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比较安全,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凯敏;单倚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联合莫沙必利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5.35%,电镜下疗效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率为79.07%,电镜下疗效有效率为74.42%,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史付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黄疸茵陈颗粒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探究对新生儿黄疸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黄疸茵陈颗粒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黄疸茵陈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布拉氏酵母菌。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效果更具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黄疸新生儿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黄疸茵陈颗粒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极大程度降低黄疸新生儿的光疗率,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杨远娟;潘健儿;吴玉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术后化疗康复的影响

    探讨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收治的4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毒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叶祝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观察

    随机选择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盐酸氨溴索90、150、300mg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7.5%,C组与A组、B组相比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出现轻度胃部不适3例,可以耐受,并不影响治疗。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增加其剂量可增加治疗效果,患者症状缓解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仕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加强合理用药规范儿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选取儿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正常用药治疗,观察组进行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多联用药率低于对照组,药敏试验送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保障患儿健康。

    作者:洪永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影响对比

    将47例因肩袖损伤而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组康复优良率达95.83%;对照组仅为69.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玉;张峻莉;戴慧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66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与单纯采用传统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较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麻醉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名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镇痛实施单一药物麻醉,观察组术后镇痛实施联合药物麻醉,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89.1%,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经调整麻醉滴注速度,不良反应消失。麻醉联合用药对剖宫产手术后镇痛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起效速度快,可作为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理想麻醉方法,值得在剖宫产术后推广使用。

    作者:钟桥秀;陈红霞;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参酮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2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治疗效果、24h心肌缺血总时间、心绞痛发作等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心绞痛发作频率要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丹参酮IIA注射液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郭太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口服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效果探析

    探讨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瑞格列奈联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等指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上述三项指标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这对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睿;张先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在未临产产妇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在未临产产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未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独缩宫素治疗,观察组行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娩结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剖宫产率为2.5%,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0%,剖宫产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均顺利分娩,无新生儿死亡及羊水栓塞发生。结论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成功率高,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金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埃索美拉唑对患有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元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