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合理用药规范儿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洪永星

关键词:合理用药, 儿科, 抗生素
摘要:选取儿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正常用药治疗,观察组进行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多联用药率低于对照组,药敏试验送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保障患儿健康。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Ig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单一西医治疗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妇科术后排便难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塞露挤入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于治疗15~30min的粪便排出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4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妇科术后排便难患者采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法治疗,疗效显著,起效较快,安全可靠。

    作者: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在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周期中进周期前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不孕不育患者与IVF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在IVF治疗周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3年9月在我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所有患者均第一次接受IVF,共244个周期,按进IVF周期前是否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在手术组中按手术部位分为输卵管手术组、卵巢手术组、输卵管卵巢同时手术组,计算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促排卵的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流产及宫外孕发生率等,并分析进周期前腹腔镜手术与临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年龄、体重指数、不孕不育的年限、类型、原因、促排卵的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促卵泡生成素(Gn)的平均使用量及使用天数手术组略高于非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获卵数及优质胚胎数比较,非手术组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3)不同部位手术方式比较Gn的平均用量卵巢手术组高于输卵管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天数、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数比较,输卵管手术组均高于卵巢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比较卵巢手术组高于输卵管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规范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造成生殖功能的严重受损。结论 IVF进入体外受精治疗周期前规范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可以获得较好的IVF妊娠结局,可能与手术改善卵子及胚胎质量,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稳定了体内的内环境等有关,但在手术前注意卵巢功能的评估,术中要注意女性生殖功能的保护。

    作者:彭祥炽;龚毅;刘燕;郑艳萍;朱芸;熊承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回顾性分析7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78例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两组在治疗方案改变、肝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方案改变、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均为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的丰富而显著降低。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价值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出血、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且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转会;胡亚卓;赵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62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效果更佳,且预后良好,复发少,安全可靠。

    作者:黄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人体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身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比较安全,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凯敏;单倚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53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情况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足的效果比较

    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的效果,以期为糖尿病足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7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n=40例)采用心理护理、家庭健康教育、足部护理措施和体育锻炼运动等综合护理措施予以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7%,P<0.05)。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可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氢咪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胃镜复查。观察组总有效率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具有有效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学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68例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中西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治疗62例为对照组,早期ERCP治疗106例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WBC、血清淀粉酶、ALT、DBIL、ALP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西药治疗基础上早期行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生化指标,缩短病程,术后恢复较快,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多潘立酮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埃索美拉唑对患有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元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2例孕妇,其中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96例血糖值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半胱氨酸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大于1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属于异常水平;观察组的母婴不良结局数值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不良结局的风险程度。

    作者:刘芳;詹正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78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8例和对照组27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较治疗前具有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免疫球蛋白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仅1例患儿出现偶发轻度腹泻,未经治疗,自行缓解。槐杞黄颗粒对改善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燕微;郭莉丽;郑佳欣;刘捷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下肢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下肢缺血性疾病应用介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腔内介入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各项参数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缺血性疾病进行介入疗法,可促进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赵晖;李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79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儿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两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患者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书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剖宫产手术后镇痛中麻醉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名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镇痛实施单一药物麻醉,观察组术后镇痛实施联合药物麻醉,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89.1%,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经调整麻醉滴注速度,不良反应消失。麻醉联合用药对剖宫产手术后镇痛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起效速度快,可作为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理想麻醉方法,值得在剖宫产术后推广使用。

    作者:钟桥秀;陈红霞;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丹参酮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2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治疗效果、24h心肌缺血总时间、心绞痛发作等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心绞痛发作频率要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丹参酮IIA注射液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郭太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1次/d,5次/w;观察组对行埋线治疗,每10~14d埋线一次,连续治疗12w,治疗后观察患者肥胖指标的变化。根据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肥胖度和脂肪百分率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肥胖度、脂肪百分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腰臀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均能明显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但穴位埋线疗效更优。

    作者:姚如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闭式灌洗引流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对9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患者,采取闭式灌洗引流治疗,保持切口有效冲洗,心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护理。结果9例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随访0.5~3年,无感染复发患者,X线检查未发现骨质破坏及内固定松动。对闭式灌洗引流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正确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作者:胡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